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統計局通報2014年度67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考核結果并向國務院報告,淮北等7個城市考核結果為優秀。
自2009年3月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以來,淮北市抓住政策機遇,用足用實轉型資金,嚴格按照國家《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全力推進資源城市轉型工作,實現了產業轉型、生態轉型乃至全社會的綜合轉型。
淮北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做強做大煤電產業,積極挖潛改造老礦井,新建了一批現代化礦井,增強煤炭產業對煤化工及電力產業的支撐力;積極建設大唐虎山電廠、平山電廠等發電機組項目,有序推進國安電力二期、中利三期、平山電廠二期等電力項目前期工作。
“據初步測算,‘十二五’末、‘十三五’末火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500萬千瓦、900萬千瓦,這將徹底改變我市多年來‘多煤少電’的局面。”市發改委負責人告訴記者,淮北市還本著“吃干榨凈”的原則,以安徽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為平臺,完善甲醇下游加工產業鏈,重點發展以特種橡膠、特種纖維為主導的高端合成材料;綜合循環利用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焦爐氣、粗苯、焦油等焦化副產品,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淮北市重點提升接續替代產業,立足自身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加快發展綠色食品、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紡織服裝等產業;努力培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市非煤產業增加值已由2009年的79.1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345.5億元,占工業比重由38.2%上升到64%;2015年上半年非煤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達到69.1%。煤電、煤化工產業增加值由2009年的128.0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94.6億元,占工業比重由61.8%下調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