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A級景區龍潭大峽谷,正面臨經營上的大麻煩。
去年7月,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因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該景區所屬的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被當地法院裁定受理進入破產程序。
洛陽荊紫仙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荊紫仙山景區)與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龍潭大峽谷景區)關聯度高,于2017年11月合并破產,進入破產程序,下一步擬轉入重整程序。
近日,上述兩公司(景區)發布招商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投資人。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不禁產生疑問,如此知名的景區為何走向破產境地?背后發生了什么?破產后景區是否正常開放?未來將何去何從?河南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多方進行調查。
【現狀】
龍潭大峽谷門票一項 年收入約7650萬元
龍潭大峽谷景區位于洛陽市新安縣北部山區,峽谷全長5.5千米,平均寬度10余米,最窄處不足1米,有“水往高處流、石上檀、石上天書”等著名景點,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峽谷絕品”等稱號,同時也是新安縣唯一的5A級景區。
據工商信息顯示,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龍潭大峽谷景區)成立于1998年12月,注冊資本2億元。其中,董事長陳建林(已故)持有66.41%股份,洛陽荊紫仙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持有25%股份,張勇、陳天喜等11人持有剩余8.59%股份。
龍潭大峽谷景區年均接待游客90余萬人次,僅門票一項,景區年收入約為7650萬元。
【歷程】
副縣長辭官靠民間借貸 打造出5A級景區
說起龍潭大峽谷景區,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林。
1998年至2005年,陳建林擔任新安縣副縣長,有三年時間分管旅游。2005年8月,已到退居二線年齡的陳建林,被組織安排去縣人大或政協工作,但他覺得“到那里發揮不了我的作用,但是搞旅游開發我相信自己還是能做好的”,便決定辭去公職搞旅游開發。
此后,陳建林接手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擔任公司董事長,后半生與龍潭大峽谷景區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龍潭大峽谷景區1998年成立之初,由公有制公司開發,初期新安只有一條路到景區,景區在門口建了兩間小房子賣票,棧道也修得很不像樣。
景區曾多次招商,但因為沒有形成旅游市場,投資商不愿打基礎,均以失敗告終。后來,景區決定改制,一改就是5年時間。
陳建林曾稱,在改制的5年間,因為產權不明晰,不能貸款,景區完全是靠民間借貸支撐。
陳建林接手后,便在民間籌措資金2000萬元投入了景區開發建設。2006年,他又籌措到民間資金1000余萬元。
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只要產品做成了,市場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肯定會讓老百姓受益。”
【隱患】
快速發展的5A級景區
3年半背上72個案子
此后的龍潭大峽谷景區似乎走上了發展快車道。2005年景區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06年9月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評審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08年初,景區又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4000萬元的貸款支持。
2013年1月16日,陳建林站上了事業的巔峰,龍潭大峽谷景區被批準為國家5A級景區,風頭一時無兩。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3年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資產總額為25397萬元,2014年資產總額為57602.3萬元,一年時間,資產總額增長了一倍多。
而在此后景區的宣傳語中,“值得全世界每個人一看的峽谷”“世界上最美的峽谷”“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之一”等宣傳語出現在大小場合。
然而,在其傲人的旅游資源和繁榮的經營景象背后,卻背負著巨額債務和大量官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6月起至2017年年底,洛陽萬山湖旅游有限公司涉案數量達72件,其中民事案件49件(承擔被告身份39件)、執行案件21件、刑事案件1件、行政案件1件。
作者: 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