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鄭州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社區民警劉培培在一次偶然走訪中認識了腦癱女孩鄭斌斌,已為人母的她,決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這個孩子。
幾年間,最初膽小、生活不能自理的斌斌,已經熟練掌握了電腦操作技能和網絡知識,學會了制作PPT、網頁等技能,開始計劃自己的將來。
【心疼】
“跟正常的孩子比太可憐了”
斌斌是一名先天性腦癱患者,長期和奶奶張梅英(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遇到陌生人容易顫抖激動。2015年3月的一天,劉培培在轄區某技師學院走訪期間,認識了斌斌。
斌斌和奶奶居住的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里,只有兩張床和一張桌子,地上有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
“她的左手沒法正常活動,沒法獨立上廁所,走路都是問題。”已為人母的劉培培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第一次看到斌斌時她很心疼,“跟正常的孩子比太可憐了。”
認識斌斌后的半個月時間里,劉培培堅持每天去看望斌斌,給她帶些營養品和零食,和她聊天,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斌斌在給劉培培的一封信中曾寫道:以為警察很兇、很可怕。但在和劉培培的相處中,斌斌不再害怕,見到劉培培時也能主動叫阿姨了。
為了在精神上鼓勵斌斌,劉培培買了殘疾人謀事創業的書籍給她鼓勁兒。一個個事例讓斌斌備受鼓舞,“身體殘疾不代表我就無能,我要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
【感恩】
“對阿姨最好的回報方式
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2015年9月,劉培培辦理了多個證明后,將斌斌送往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治療中心,免費學習電腦操作技能和基本語言常識。
斌斌雙腿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奶奶每天推著輪椅接送她去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治療中心學習。
12月的一天夜里下起了雪,路面濕滑,奶奶沒法推著輪椅接送斌斌。第二天一早5點多,劉培培開車去接斌斌,9公里的路程走了一個多小時。
從那以后,只要碰上刮風下雨的惡劣天氣,劉培培都會主動接送斌斌去學習,成了斌斌的“保姆和司機”。
工作之余,劉培培教斌斌使用QQ、電子郵箱、微博、微信等網絡交流工具,并給她購買了一部手機,安裝了網線和WiFi,讓她能夠及時和外界交流。
在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治療中心,斌斌認識了很多和自己命運相似的孩子,他們一起談自立自強、談珍惜人生、談感恩之心、談殘疾朋友的成功之道……
“斌斌你要加油!培培阿姨為你付出得太多太多,她不要求你有任何的回報,你對培培阿姨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優秀,你知道嗎?”這是斌斌發到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段話。
【期待】
“希望她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她”
農歷八月二十三是斌斌的生日,劉培培知道后,在手機上定了個日程提醒。
2016年秋季的一天,劉培培正在老家準備為母親過生日時,看到了手機的日程提醒,斌斌馬上就滿16歲了。她一下犯了難,幾番糾結下,劉培培向母親撒了個謊:單位有事。劉培培給斌斌買了一個蛋糕,當16支生日蠟燭燃起時,斌斌哭了,第一次喊她“媽媽”。
第二天,斌斌在微信朋友圈里這樣寫道:我遇上了世界上最好的培培媽媽,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也是上天對我的恩賜。
從那以后,劉培培從斌斌的“阿姨”變成了“媽媽”。在她的幫助下,斌斌現在已經能獨立活動、上廁所、穿衣服了。
今年31歲的劉培培,有一個4歲的孩子,她的丈夫說,妻子幾年如一日地照顧斌斌,作為家屬的感受是非常矛盾的,“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有時難免顧此失彼,分散了照顧自己家庭的精力。”可時間久了,看著愛人的堅持,他也逐漸被感動了。
再過4個月,斌斌就將迎來自己的18歲生日。劉培培說,她對這個孩子的期待其實很簡單,“希望她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她。”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