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三夏”季,麥香醉中原。近日我省兩個“來自太空”的小麥品種,分別通過“國審”和“省審”,讓河南小麥品質再升級。
小小種子學問大。在小麥產量增長因素中,新品種的貢獻率超過30%。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這兩個小麥新品種,是搭載衛星升空通過航天誘變技術培育出來的,抗逆性、抗病性強,增產能力突出。“飛上天”的種子是我省農業科技不斷進步的縮影,當前,我省一些地方的農業生產,已經步入無人機植保、衛星檢測苗情等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時代。
“互聯網+”遇上“太空麥”,厚植著育種領域的河南優勢,讓糧食大省的農業供給側改革風生水起,印證著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讓“中國碗”多盛“河南糧”,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更加積極主動自主創新,把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握在手中,現代農業強省建設行穩致遠。
作者: 丁新偉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