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單車“鋪天蓋地”普及的當下,國內多個城市相繼選擇停止運營或暫停新增城市公共自行車。過去的一年,鄭東新區CBD區域的公共自行車,受到的質疑聲不斷。鄭東新區計劃于2017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期302處公共自行車站點,也一度延期。
但最近倆月,鄭東新區街頭突然出現大量公共自行車樁。據了解,目前鄭東新區已新增公共自行車站點200余處,預計本月底所有站點將全部可使用,新增公共自行車過萬輛。
在共享單車日趨飽和的當下,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為何逆勢擴張?
【現象】
公共自行車停車樁
覆蓋鄭東新區主城區
近日,鄭州市民景先生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稱,他發現原本只存在于鄭東新區CBD區域的永安行公共自行車,出現在了多個地方,雖然目前只有停車樁,但通過上面的標志可以看出,“與CBD區域的車樁一樣,就是公共自行車。”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鄭東新區主城區內的多個小區外、龍子湖高校園區和東風南路、農業南路地鐵口均出現了公共自行車停車樁。
車輛何時能到位?站點一共有多少處?除了記者看到的站點,其他區域是否也有設置?
走訪中,河南商報記者在龍湖中環路與北三環東延線交叉口附近的立交橋下,見到了存放有公共自行車及停車樁的停車場。停車場內,數百輛嶄新綠色的永安行公共自行車成排擺放,旁邊紙箱內存放著用于固定還車的車樁。
一名工作人員向河南商報記者介紹,他們屬于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管理處。大概兩個月前,已經開始安裝停車樁了,站點覆蓋了高校區,以及東區的主城區、地鐵口等地,這些車輛就是往站點投放的,“目前,高校區、金水路沿線地鐵口已投車并開始運營了。”
【模式】
芝麻信用600分以上
可免押金騎行
7月4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鄭東新區龍子湖地鐵口及龍子湖高校區多個高校門口,均已安裝了停車樁,并投放有新車。
有使用單車的學生介紹稱,他印象中單車已投放了近一個月,日常學生出行會使用,雖然相對于共享單車不能隨處停放,沒有共享單車方便,但也規避了共享單車亂停放的頑疾,“而且高校區各學校門口基本都有站點,還車也不是很麻煩。”
河南商報記者使用支付寶掃碼嘗試,小程序顯示,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可免押金騎行。
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客服人員介紹稱,高校區、地鐵口已投車試運營,支付寶芝麻信用滿600分免押金,每次可免費騎行半小時,之后每半小時收費0.5元。信用分不滿600需繳納200元押金。
該工作人員介紹稱,除了使用支付寶之外,也可到鄭東新區七里河北路客文一街口附近,持身份證、照片辦卡,刷卡使用公共自行車。辦卡騎行每次免費1小時。
【計劃】
投入新車10060輛
服務市民出行
2016年12月份,在鄭東新區CBD區域公共自行車運營一年時,鄭東新區管委會曾發布消息,已初步選定了257個新增公共自行車站點,其中主城區204個站點,龍子湖高校園區53個站點,計劃投放自行車8200輛。
據媒體報道,新增站點將于2017年第四季度全面投入使用。但該年年底,并未投入建設。
那么,這次新增的公共自行車站點,是否就是2016年年底選定并公開征求意見的站點呢?
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客服人員介紹稱,這次建設的公共自行車站點,確系此前選定并對外發布的站點。目前還有部分站點處于調試階段,若不出意外,本月底將能全部投入試運營。
此前,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客服經理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稱,計劃增投10060輛公共自行車,服務市民出行。
【原因】
共享單車停放管理難
是增投公共自行車的一個因素
共享單車進入鄭州后急速擴張。截至目前,鄭州市區共享單車已超55萬輛。
共享單車火爆的同時,帶來了隨處停放等問題,給城市管理帶來諸多煩惱。曾有辦事處工作人員向河南商報記者抱怨稱,共享單車數量太多、競爭激烈,導致路邊堆疊的單車不斷增加,辦事處工作人員收了車沒地方放,不收車又不能聽之任之,在城市考核中,因共享單車的問題,總是被扣分。
2017年4月,鄭東新區的兩個辦事處,還因單車占道扣押大量的共享單車,被媒體報道過。
如今,鄭東新區增投有樁的公共自行車,是否與管理相關?7月4日,河南商報記者聯系鄭東新區管委會了解情況,但對方工作人員表示,因為目前公共自行車還未全部運營,不方便接受采訪,待運營后將會對外發布詳細信息。
該工作人員僅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稱,此次增加公共自行車站點,是此前調研并對外公布準備建設的一期站點。共享單車停放混亂、管理難,是增投的一個因素。
【背景】
共享單車急速擴張時
公共自行車曾被質疑
2017年,共享單車的擴張如火如荼時,鄭東新區CBD區域運營的公共自行車曾頗受質疑。共享單車快速普及的當下,取車停車不如共享單車方便,又僅在CBD區域投放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使用率又有多高?
2017年11月,武漢相關部門發出《關于武漢公共自行車停止營運的公告》,在此之前,因為共享單車大量涌入城市,北京等城市也已暫停新增投放公共自行車。
也有媒體據此了解鄭州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情況。
鄭東新區管委會公共自行車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統計數據顯示,CBD區域公共自行車騎行量并沒有出現下降,反而因市民對公共自行車的認可度高而出現增長。由于CBD區域交通潮汐現象突出,部分站點在高峰期還出現短時無車和滿樁情況。
2017年9月,鄭東新區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負責人高紅霞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有樁的公共自行車雖然取車、停放不如共享單車隨意,但它更有序、更規范、更固定。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相補充共同緩解交通擁堵,不存在誰取代誰。
有業內人士稱,隨著鄭東新區進一步擴大公共自行車站點的設置,將更加便于鄭東新區市民出行,還車點的增加,也會吸引點對點出行的市民使用。但同時,由于地鐵口存在潮汐現象,也考驗著管理者對單車的調度能力。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程亞龍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