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9月,第一批"00后"大學生就要開學了。然而,在新密,有幾個學生收到了心儀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卻眉頭緊鎖,家庭的困頓和幾千元的學費成了心底一顆不能落地的大石頭,18歲的少年們愁容滿面。

8月26日,這八個困難家庭,迎接來一群神秘的"客人"——豫發(fā)錦榮愛心之家的志愿者,都拿到了4000元的愛心助學基金。據(jù)了解,愛心之家的志愿者自發(fā)聚集,自發(fā)捐款,成立于2016年,為幫助困難群體而生。

走訪1:
18歲的男子漢,撐起家中半邊天
浩浩(化名)就讀于新密市實驗高中,就讀于新密市實驗高級中學,今年高考考了544分,考入新鄉(xiāng)醫(yī)學院醫(yī)學信息工程專業(yè)。
浩浩的父親楊國強是一名下崗職工,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母親于2014年查出患有雙側(cè)乳腺癌,至今花費10萬元。
找到浩浩家可不太容易。
在新密城區(qū)的一條老街道上,拐進一條窄路直行,到盡頭看到一戶農(nóng)家的大門,就是浩浩家。
院中缺乏清掃,顯得有些雜亂。屋內(nèi)燈光昏黃,臥室里擺放著兩張大床,墻面斑駁,一扇小窗開在發(fā)黃的窗簾后面,浩浩和媽媽坐在床上。

光線弱,浩浩的臉埋在黑暗里。河南商報記者陪同錦榮愛心之家的志愿者進門后,浩浩紅著眼睛站起來,帶著歉意說了句,"我媽媽站不起來。"

光線弱,浩浩的臉埋在黑暗里。河南商報記者陪同錦榮愛心之家的志愿者進門后,浩浩紅著眼睛站起來,帶著歉意說了句,"我媽媽站不起來。"
浩浩的媽媽自從查出乳腺癌后,本來幸福的一家仿佛突然垮塌了。父親出門打工,浩浩除了學習,還要承擔照顧媽媽、做家務、輔導弟弟學習的重擔。18歲的少年,漸漸成了男子漢,撐起了一個家。
"謝謝你們。"浩浩的媽媽掙扎著想要站起來,她的癌細胞已擴散到腰間,左腿徹底站不起來了。

"大姐你要堅強,慢慢都會好的。"愛心之家的發(fā)起人王君紅了眼眶,摟住了她的肩膀。

浩浩說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但半個月前到手的錄取通知書讓他心生無助,學費可怎么辦呢?
走訪2:
為攢學費去超市打工的河南女孩
夢夢(化名)是個開朗的姑娘,今年也18歲,家住在曲梁鎮(zhèn)周莊村,也是新密市實驗高中的學生。
今年,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廈門大學。然而,即使是每年5000元的大學學費,她家庭也負擔得困難。

夢夢的爸爸在縣城附近打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因為我還有哥哥姐姐,別的同學的爸爸媽媽都比我父母年輕。我父母太辛苦了,很心疼他們。"夢夢說,父母養(yǎng)活自己不易,自己高考完就去村里的超市打工賺錢了,想攢攢學費。
上貨、換貨,有時候還收銀,夢夢說,雖然很辛苦,但每天能賺50塊錢。她一共已經(jīng)賺了一千多塊了。
"錢都給我媽媽了。"夢夢笑著和河南商報記者分享了她的第一筆收入。

"我高考結(jié)束之后,就不想再問父母要錢了。"夢夢說,既然已經(jīng)是成年人,就應當自食其力去養(yǎng)活自己。暑假打工賺了一千塊,剩下的學費卻還沒有著落。
幫扶:
豫發(fā)錦榮愛心之家 愛心助學一直在行動
豫發(fā)錦榮愛心之家 愛心助學一直在行動
不止浩浩和夢夢,在新密的曲梁鎮(zhèn)牛角灣村,父親因煤礦瓦絲爆炸造成殘疾,全家靠母親打工維持生活的程程(化名),以及母親是下崗職工,父親6月忽然患腦炎,全身多處骨折的靖靖(化名),一共8名學子,今年都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卻在學費上犯了難。


今天,他們的家中意外地來了一群"客人"。他們自發(fā)找過來,為他們遞上了大學的學費,這些人說,要打造"愛心之家"。
"孩子們,我們?yōu)槟銈兲峁椭恍枰銈兓貓笫裁?,我們只希望,你們不要被家庭條件所局限,去安心的學習。在你們學業(yè)有成以后,你們步入社會,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26日下午的資助發(fā)放儀式上,愛心之家的志愿者們說。


"我們之前也通過公益組織捐助,但是發(fā)現(xiàn)很多公益機構(gòu)資金流向不透明,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正幫助了別人。"愛心之家發(fā)起人王君介紹說,"因為受我父親的影響,我就開始自己做這件事。如果大家有了解的需要救助的群體,可以聯(lián)系我們。"

"叔叔阿姨人真的很好,我不會讓他們失望的。"夢夢悄悄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我也想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張晶晶/文 宋亞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