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哈羅單車了解到,哈羅單車正式更名為“哈?出行”,并將從共享單車服務商轉向專業移動出行平臺。相對于傳言歸屬未知的ofo,哈羅單車此舉可謂顯示其風頭正盛。
消息
哈羅單車更名為哈?出行,轉向移動出行平臺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哈?出行未來將圍繞哈?單車、哈?助力車業務進行更為縱深的發展,聯動首汽、嘀嗒、高德和餓了么等合作伙伴提供更為廣泛的出行服務,并開放流量和入口實現行業互惠。其互相之間的合作方式包括在哈?APP出現嘀嗒順風車、給首汽做網約車接入、接入餓了么,以及未來接入更多共享汽車品牌等。首批更名后的哈?單車將于今年11月來鄭。
另外,哈?出行還公布了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啟動“地鐵+單車一體化智慧接駁”的創新合作計劃,稱雙方將致力于推動地鐵站周邊單車版的P+R模式(Park+Ride,即停車換乘)落地執行,實現快慢交通的協同互駁。
競爭
阿里布局大出行,與滴滴、美團搶灘市場
在電子商務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看來,此次更名意味著公司定位的轉變,從單一業務轉為綜合業務,野心更大。
“從哈羅單車被納入阿里系開始,阿里就在布局大出行了,騰訊系滴滴在大出行領域占據優勢地位,同為騰訊系的美團也朝大出行方向發展。所以,阿里系做大出行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在哈?出行上了。”陳禮騰說。
實際上,從單一業務向平臺轉變而更名的案例不止哈?出行一家,2015年9月,滴滴打車就更名為滴滴出行,從專一領域向綜合領域轉變,并稱目標是做一個移動出行的綜合入口,一個生活O2O的超級APP。
從共享單車服務商向專業移動出行平臺轉變,“哈?出行”的競爭目標是“滴滴出行”嗎?陳禮騰認為,就目前哈?出行公布的戰略來看,其業務和滴滴尚存在差異,加上監管趨嚴,在大出行方面要走的路還很長。
此外,據《新京報》報道,哈?出行與餓了么合作生活服務,與生活服務起家的美團相似。在騰訊支持下,美團收購摩拜,擁有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共享汽車等業務,加之自身的網約車業務,美團的共享出行布局逐漸完善。滴滴推出青桔單車,托管小藍單車,推出共享助力車,合作共享汽車已形成出行生態。
在此情況下,背靠阿里系的哈?出行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在ofo歸屬未知的情況下,哈?出行已成為阿里布局共享出行的重要選擇。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