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1月16日上午10點,鄭州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下簡稱機西高速二期)竣工通車,因為機西高速位于京港澳高速東側,不少人稱之為鄭州的“高速東二環”。不僅如此,通車后的機西高速二期,與鄭民高速、京港澳高速、商登高速合圍形成鄭州航空港區的“繞城高速”,助推港區“空地一體”立體綜合交通樞紐的形成。1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現場探訪。
【現場】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
機西高速二期北起中牟縣官渡鎮北,連接連霍高速公路,南止于尉氏縣縣大營鄉西北,與鄭州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一期相連,途徑中牟縣、開封新區、尉氏縣,路線全長45.1公里,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
機西高速二期通車前一天,大河客戶端記者率先嘗鮮,試跑這條歷時三年修建的快速通道。車輛一路行來,雙向六車道平坦順暢,視野開闊,標志標線清晰醒目。
該路段共設置4個收費站、兩個服務區。4個收費站為:官渡、中牟東、韓寺、機場東;2個服務區:中牟東、航空港。
需要注意的是,16日上午該段高速通車后,航空港服務區和機場東暫時未開通,原因是高速連接線尚未建成。
【亮點】建筑垃圾、廢舊輪胎成筑路“寶貝”

探訪中,記者注意到,該段高速在施工中“變廢為寶”,多處體現著綠色環保意識。
該項目通過利用建筑基坑土(約500萬方),實現了耕地“零取土”,最大程度的保護耕地和周圍生態,采用建筑廢棄物填筑路基替代4%水泥土填筑臺背和路床施工,利用建筑廢棄物50萬方,減少農田占壓面積約435畝(挖深2米計算),恢復垃圾場占用土地面積約196畝(堆放高度5米計算)。同時減少水泥使用3.46萬噸,減少碳排放3. 22萬噸,為解決城市建筑廢棄物處置難題進行了有效探索。
推廣使用廢舊橡膠胎粉及回收塑料PE改性瀝青,利用廢舊輪胎約20萬個,消耗農膜約500噸;推廣“植物纖維毯+玻璃鋼纖維急流槽”邊坡防護,全省首創邊施工邊防護模式,全線預計使用植物纖維毯147萬m',減少圬工防護約5.9萬方,降低碳排放約60萬噸,避免施工揚塵,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又減少防塵網覆蓋。
【意義】未來成為京港澳高速公路復線

鄭州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形成連接省會至豫東南地區又一條公路運輸快速通道,不僅承擔區域交通間的快速交流作用,同時,還與連霍、鄭民、商登、蘭南、永登、商周等多條高速公路便捷相連,使車流在以上高速公路之間實現快速轉換,與區域內其他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連接成網,形成區域內較為完善、高效的高等級公路運輸體系。
同時,“十三五”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機西高速就將完成北延至鶴壁市浚縣,南延至信陽羅山建設,遠期還將成為北連河北,南通湖北的省界安羅高速,屆時將形成一條高標準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復線,對于減輕京港澳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保證國家南北向交通大動脈的暢通,有效發揮區域高速公路網的整體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無論從民生改善的角度,還是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交通基礎設施都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基石和有力支撐。”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強說,機西高速二期的建成連接了機場和多個城市,溝通多條高速公路,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增強了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的集疏運能力和輻射范圍,強化了其綜合運輸樞紐的地位。
作者: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攝影 吳國強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大河客戶端

作者: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攝影 吳國強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大河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