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之于樓市,便是“高燒”后回歸理性的一年。經歷了16年的恐慌性全民搶房, 17年的大紅大紫,18年,在政府的嚴控條令下,諸多投資客被拒之門外,地產重回理性。頭昏腦熱過后,當我們以理性的角度重新審視時,買房和買商鋪,究竟哪個才是正解?
高首付、高月供、高壓力
地產“三高”期,樓市難投
2018年4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某節目回答現場觀眾“年輕人應該買房還是租房”的提問時表示,年輕人“如果要結婚了,雙方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六個錢包’能一起湊出首付,建議還是買房好。” 一時間,“六個錢包買房”成為熱議。
買一座房子要花費祖孫三代的積蓄,這背后,是房子高首付所折射的影響。舉個例子,按照當下鄭州14000/┫的樓市均價,即使90┫的房子,首付也需要高達40萬,月供近6000元,對于許多人來說壓力頗大,而除此之外,鄭州樓市本身對于第二套房子的限購也愈發趨嚴,房貸利率日趨上浮,讓人對房產投資望而生畏。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的指導政策,讓地產市場逐漸回歸“住”的本質,投資空間已被嚴重壓縮。在“三高”的樓市下,拋去剛需來看,房子還真的是投資的“必選項”嗎?
高人氣、高租金、高錢景
商鋪“三高”期,時機凸現
相對于地產愈來愈高的門檻,商鋪在2018年已悄然成為投資熱土。加之今年,整個國內金融市場持續低迷,優質投資渠道越來越少,商鋪開始重回市場的高關注度。
與地產投資不同,商鋪本身就承載著投資功能,從政策上并不會和地產一樣有諸多限制。好的商鋪,普遍具有較高人氣,承載上萬人的日常消費,租金穩步上揚。
讓我們來算一筆簡單的賬:在當下的市場中,前期商鋪投資金額與住宅差異并不大,但后期的收益能力則是住宅難與比較的。而有遠見的鋪主們,在選擇人氣高、地段好的商鋪后,后期只需用租金還月供即可。而且隨著社區日漸成熟,商鋪越老越吃香,相當于為自己買了一間“小金庫”。
朗悅公園道1?四期商鋪
好鋪分秒遞減中
不同于住宅“即使不出租也可以自住,商鋪在選擇上需要更加理性。一般來說,好商鋪扎實可靠,可遇而不可求,往往需要項目數年的口碑與人氣積累,才有能力打造出來。
朗悅公園道1?四期商鋪,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四期商鋪坐擁朗悅公園道1?五年的醇熟大城,一、二、三期住宅均已交房,10萬方商業中心朗悅公園茂也已全面開業,不但享有社區超4萬業主的穩定人流,更占據高新區繁華商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
也正因如此,公園道一、二期商鋪交付后,鋪租收益穩健,吸引更多客戶關注四期商鋪。而四期商鋪本身在設計上更有著高規格——與規劃的10萬方主題商業街形成相互打通的動線設計,共享未來源源不斷的客流,四期商鋪并不“滿足”于成為普通的底商,而有成為商業街的成長屬性。
在此前,我們身邊總會有那么一些人,他們預見了地產市場的井噴,曾苦口婆心地勸你買房。而如今隨著地產市場的趨嚴,那群有遠見的人已經奔波在朗悅公園道1?四期商鋪的路上,這次你是否能把握機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朗悅公園道1?四期至優商鋪,建面約23-220┫,面積段靈活,可承載多種業態,僅百余套,只等待有遠見和有眼光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