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沉淀人類的智慧。閱讀經典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厚重與深廣。“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閱讀經典,能拓寬生命的廣度與寬度。所以,我們更要感恩經典。
經典傳承著歷經時光淘洗仍熠熠生輝的知識和經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與符號。比如,閱讀古典詩歌,我們沿著時間的河流向上追溯,就能尋覓到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脈絡。《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孔子非常推崇,用來教育學生:“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讀《楚辭》,我們可以觸摸到偉大詩人屈原的理想堅守;讀《觀滄海》,我們可以領略到一代梟雄曹操的雄渾氣概。其中的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堪稱千古名句,寫出了包孕宇宙、吞吐日月的壯闊氣勢;讀“詩圣”杜甫的詩歌,我們從他的詩句里感受到強烈的悲憫情懷,因為他總是從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的不幸,憂國憂民,有著崇高的人格。由此,古典詩歌中的經典作品,溫暖我們的人生,充實我們的頭腦,潤澤我們的心靈。
經典能突破我們認知的局限,有著可以讓人們反復閱讀并指導實踐的真理。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偉大巨著《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用開拓性的書寫方式,讓每一篇文字都“活起來”,深刻體現了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寫作思想和創作主張。“究天人之際”,實際上是要探究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系,凸顯了司馬遷深邃的思想和宏闊的胸懷。我不由得聯想到《論語》里有“畏天命”的話語,意思是雖然天命只能順受,但我們要敬畏生命,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怨天尤人。遍覽我國古代先哲以及西方哲學家的學說,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都提出了關于“天命、天人、知天”等命題,使我們得以融會貫通,開啟心智,樂觀通達,努力做生活的強者。誠然,天地之大,星空燦爛,浩渺無窮,自然界的奧秘我們不可能窮盡,人事之規則、世界之法則,我們也不可能全部明白,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來探究自然與人生之規律,通過閱讀大師的心靈物語,來感知我們所處的宇宙與世界。經典作品是促進我們思想進步的階梯,我們怎能不感恩經典呢?
經典作品還是精神之火,永遠燭照人生。因為閱讀經典也是不斷尋找自己、發現自己、平衡心靈的過程。冰心先生曾經說:“要用心讀古人書,他們常在一定的環境中,說出你心中要說的話。”這么一句樸實的話語,充分說明閱讀古典詩詞,能使我們與古代詩人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達到一種心心相通的旨趣與意境。現代詞學家葉嘉瑩先生一生命運坎坷,但她始終擁有一顆不變的“初心”。這個初心,就是她一生執著的對古典詩詞的熱愛與傳承。葉先生自己曾經說:“我是在憂患中走過來的,詩詞研讀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對于古典詩詞,葉嘉瑩先生從愛好者、創作者,到教學者,再到學術研究者,逝去的是光陰,留下的是詩詞,不變的是“初心”,最終感恩的是經典詩詞。與古詩詞相伴,葉嘉瑩不斷使自己的人生進入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大自在境界。
面對經典作品,跨越時空距離,我們可以與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融合,產生深切的共鳴,并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情感與道德精神,進而不斷超越生命的局限。那么,與經典作品為伴,我們的人生也是經典的人生。
作者:趙煒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經典傳承著歷經時光淘洗仍熠熠生輝的知識和經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與符號。比如,閱讀古典詩歌,我們沿著時間的河流向上追溯,就能尋覓到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脈絡。《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孔子非常推崇,用來教育學生:“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讀《楚辭》,我們可以觸摸到偉大詩人屈原的理想堅守;讀《觀滄海》,我們可以領略到一代梟雄曹操的雄渾氣概。其中的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堪稱千古名句,寫出了包孕宇宙、吞吐日月的壯闊氣勢;讀“詩圣”杜甫的詩歌,我們從他的詩句里感受到強烈的悲憫情懷,因為他總是從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的不幸,憂國憂民,有著崇高的人格。由此,古典詩歌中的經典作品,溫暖我們的人生,充實我們的頭腦,潤澤我們的心靈。
經典能突破我們認知的局限,有著可以讓人們反復閱讀并指導實踐的真理。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偉大巨著《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用開拓性的書寫方式,讓每一篇文字都“活起來”,深刻體現了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寫作思想和創作主張。“究天人之際”,實際上是要探究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系,凸顯了司馬遷深邃的思想和宏闊的胸懷。我不由得聯想到《論語》里有“畏天命”的話語,意思是雖然天命只能順受,但我們要敬畏生命,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怨天尤人。遍覽我國古代先哲以及西方哲學家的學說,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都提出了關于“天命、天人、知天”等命題,使我們得以融會貫通,開啟心智,樂觀通達,努力做生活的強者。誠然,天地之大,星空燦爛,浩渺無窮,自然界的奧秘我們不可能窮盡,人事之規則、世界之法則,我們也不可能全部明白,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來探究自然與人生之規律,通過閱讀大師的心靈物語,來感知我們所處的宇宙與世界。經典作品是促進我們思想進步的階梯,我們怎能不感恩經典呢?
經典作品還是精神之火,永遠燭照人生。因為閱讀經典也是不斷尋找自己、發現自己、平衡心靈的過程。冰心先生曾經說:“要用心讀古人書,他們常在一定的環境中,說出你心中要說的話。”這么一句樸實的話語,充分說明閱讀古典詩詞,能使我們與古代詩人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達到一種心心相通的旨趣與意境。現代詞學家葉嘉瑩先生一生命運坎坷,但她始終擁有一顆不變的“初心”。這個初心,就是她一生執著的對古典詩詞的熱愛與傳承。葉先生自己曾經說:“我是在憂患中走過來的,詩詞研讀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對于古典詩詞,葉嘉瑩先生從愛好者、創作者,到教學者,再到學術研究者,逝去的是光陰,留下的是詩詞,不變的是“初心”,最終感恩的是經典詩詞。與古詩詞相伴,葉嘉瑩不斷使自己的人生進入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大自在境界。
面對經典作品,跨越時空距離,我們可以與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融合,產生深切的共鳴,并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情感與道德精神,進而不斷超越生命的局限。那么,與經典作品為伴,我們的人生也是經典的人生。
作者:趙煒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