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或者“刷臉”即可借書,免支付押金,無需圖書借閱卡,這樣的圖書借閱服務你覺得咋樣?12月12日,河南省首臺24小時信用智能借閱服務機在鄭州圖書館門口正式投入使用。該機器可容納360冊圖書,讀者憑支付寶芝麻信用,無需交納押金,即可借到自己心儀的圖書。
嘗嘗鮮:無押金掃碼借書未來還能“下單點書”
這臺“24小時信用智能借閱服務機”,單從這一長串名稱便知其功能的強大。當天剛剛啟用,借閱機前就圍滿了嘗鮮的讀者,記者也率先體驗了一把。
點擊屏幕,借閱機內所有圖書的封面映入眼簾,記者挑選了一本《哥倫布傳》,點擊“借閱”會出現二維碼和刷臉圖像提示,打開支付寶“掃碼”或“刷臉”,芝麻信用分550分及以上,可免押金免辦卡借閱,所借書的倉柜便自動打開。過程簡單,不用身份證,不用借閱卡,借書只需掏出隨身帶的手機。還書則更加方便,點擊屏幕上還書標志,掃描圖書條碼,柜門將自動打開,將書放入柜子或還書口即可。

鄭州圖書館館長李紅巖介紹說,信用智能借閱服務機是鄭州圖書館與支付寶合作,依托圖書館現在的網絡服務平臺和支付寶芝麻信用平臺推出的,在上海、蘇州、杭州等城市已有廣泛應用。“通過掃碼、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免押金注冊辦證,并可以進行圖書借閱、信息查詢等服務。今后還將逐步實現數字資源訪問和下載、異地預約借還書、上門送書和取書等24小時圖書館服務。”
其中,最實用的功能莫過于“異地預約借還書”。讀者想讀某一本書,又不想去圖書館,便可利用圖書館信息平臺查詢后,在網上預約,然后將由服務方配送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借閱機,甚至送書上門。
除了借閱,圖書共享、購書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實現。讀者如果想和他人共享自己的圖書,也可通過借閱機實現,因為有手機支付功能,在機器上買書也不存在技術門檻。
種種可能性是不是讓你眼界大開?不過,這些設想的前提是,在全城人群集中的地點布局更多智能借閱機。
算算賬:智能借閱機與自助圖書館哪個更劃算?
事實上,在此之前,鄭州讀者也在一些社區、公園見到過一種24小時自助圖書館。同樣是提供24小時圖書借閱服務,新的智能借閱機和過去街頭的自助圖書館有何不同?
鄭州的自助圖書館是在2010年首次亮相,之后各區也紛紛推進,增加到十余個,在方便讀者借閱圖書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大河報曾經在2016年9月以《家門口的自助圖書館人氣挺旺》為題進行過深入報道,當時惠濟區的兩臺自助圖書館,平均每臺設備每天借出十幾本。
與新亮相的智能借閱機不同,之前的自助圖書館想要借書,需要先在機器上使用現金辦借閱卡,延伸功能也不如新的借閱機。
對于兩者的“性價比”,鄭州圖書館技術部何主任從成本及維護層面,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一番比較。
他說,自助圖書館的成本投入很大,建一個需要約30萬元,質保期三年,由于機械裝置較多,易發生故障,因而三年之后的維護成本較高;而智能借閱機是由合作方免費提供,圖書館只需配書,日常維護及物流等運營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這個費用與自助圖書館維護費用接近,合作方需確保機器處于良好狀態。另外一個現實問題是,新的智能借閱機厚度僅約30厘米,還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圖書容納量,而自助圖書館設備比較龐大,對空間需求較高,使得實際布局受限。
對于智能借閱機未來在鄭州的規劃,李紅巖表示,下一步,鄭州圖書館將積極爭取政府及社會力量支持,立足鄭州實際,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公共場所選取更多的服務點,建設24小時信用智能網借平臺,從而提高圖書館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打造百姓身邊的公共閱讀場所。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嘗嘗鮮:無押金掃碼借書未來還能“下單點書”
這臺“24小時信用智能借閱服務機”,單從這一長串名稱便知其功能的強大。當天剛剛啟用,借閱機前就圍滿了嘗鮮的讀者,記者也率先體驗了一把。
點擊屏幕,借閱機內所有圖書的封面映入眼簾,記者挑選了一本《哥倫布傳》,點擊“借閱”會出現二維碼和刷臉圖像提示,打開支付寶“掃碼”或“刷臉”,芝麻信用分550分及以上,可免押金免辦卡借閱,所借書的倉柜便自動打開。過程簡單,不用身份證,不用借閱卡,借書只需掏出隨身帶的手機。還書則更加方便,點擊屏幕上還書標志,掃描圖書條碼,柜門將自動打開,將書放入柜子或還書口即可。

鄭州圖書館館長李紅巖介紹說,信用智能借閱服務機是鄭州圖書館與支付寶合作,依托圖書館現在的網絡服務平臺和支付寶芝麻信用平臺推出的,在上海、蘇州、杭州等城市已有廣泛應用。“通過掃碼、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免押金注冊辦證,并可以進行圖書借閱、信息查詢等服務。今后還將逐步實現數字資源訪問和下載、異地預約借還書、上門送書和取書等24小時圖書館服務。”
其中,最實用的功能莫過于“異地預約借還書”。讀者想讀某一本書,又不想去圖書館,便可利用圖書館信息平臺查詢后,在網上預約,然后將由服務方配送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借閱機,甚至送書上門。
除了借閱,圖書共享、購書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實現。讀者如果想和他人共享自己的圖書,也可通過借閱機實現,因為有手機支付功能,在機器上買書也不存在技術門檻。
種種可能性是不是讓你眼界大開?不過,這些設想的前提是,在全城人群集中的地點布局更多智能借閱機。
算算賬:智能借閱機與自助圖書館哪個更劃算?
事實上,在此之前,鄭州讀者也在一些社區、公園見到過一種24小時自助圖書館。同樣是提供24小時圖書借閱服務,新的智能借閱機和過去街頭的自助圖書館有何不同?
鄭州的自助圖書館是在2010年首次亮相,之后各區也紛紛推進,增加到十余個,在方便讀者借閱圖書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大河報曾經在2016年9月以《家門口的自助圖書館人氣挺旺》為題進行過深入報道,當時惠濟區的兩臺自助圖書館,平均每臺設備每天借出十幾本。
與新亮相的智能借閱機不同,之前的自助圖書館想要借書,需要先在機器上使用現金辦借閱卡,延伸功能也不如新的借閱機。
對于兩者的“性價比”,鄭州圖書館技術部何主任從成本及維護層面,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一番比較。
他說,自助圖書館的成本投入很大,建一個需要約30萬元,質保期三年,由于機械裝置較多,易發生故障,因而三年之后的維護成本較高;而智能借閱機是由合作方免費提供,圖書館只需配書,日常維護及物流等運營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這個費用與自助圖書館維護費用接近,合作方需確保機器處于良好狀態。另外一個現實問題是,新的智能借閱機厚度僅約30厘米,還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圖書容納量,而自助圖書館設備比較龐大,對空間需求較高,使得實際布局受限。
對于智能借閱機未來在鄭州的規劃,李紅巖表示,下一步,鄭州圖書館將積極爭取政府及社會力量支持,立足鄭州實際,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公共場所選取更多的服務點,建設24小時信用智能網借平臺,從而提高圖書館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打造百姓身邊的公共閱讀場所。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