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過年,孩子的壓歲錢跟當年可不一樣了。
小時候,幾十塊就已經覺得是天文數字,可是現在孩子們的壓歲錢,有的甚至已經達到了萬元的級別,這在以前是絕對難以想象的。
面對這樣一筆“巨款”,很多家長也在心里犯嘀咕:孩子還這么小,真的應該自己處理這些壓歲錢嗎?
實際上,讓孩子認識金錢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明白儲蓄的重要性且懂得如何管理金錢的孩子,長大以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開支,人生觀也更為積極。
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使用錢,是每個父母都應思考的問題!
切不可強硬地拿回紅包影響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紅包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在孩子的眼里,紅包是只有過年才有的“零花錢”,是可以任由自己支配,去買一些自己平時想買卻沒錢買的東西,比如飛機模型、整套漫畫、芭比娃娃的套裝……

紅包該沒收嗎?
一位媽媽分享了曾經她與孩子之間關于紅包的深刻回憶。
年三十那天,老公家約定相互給孩子壓歲錢。不知怎的,孩子以前對錢沒有一點欲望,別人給他的錢,他立即會交到我手里,這次卻變得很‘現實’,拿到長輩的壓歲錢,居然還會翻來覆去地看,直到看到有水印才肯罷休。當時,她和丈夫尷尬極了,回到廣州后,還要求我們把他的壓歲錢存在他的名下,把以前的壓歲錢也還給他。
經過反復考慮,她和丈夫答應了兒子的要求,但有一個附加條件:“要學會管錢,不能亂花錢,而且有些花費在你身上的錢,也需要你自己承擔。”
考慮到孩子的確長大了,她和丈夫當晚趁機跟孩子打趣說:“古時候晚輩向長輩拜年要行叩首之禮的,那你要怎么拜年呢?”
誰料兒子不僅真的跪下來給他們行禮,更親自打了熱水給他們洗腳。并說:“祝福爸媽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以后的學習不會讓你們費心的!”
她和丈夫很感動,幾天后在兒子的要求下,他們到銀行給他辦了一張儲蓄卡,當孩子在存單上慎重地簽上自己的大名時,別提多高興啦。在回家的路上,他對我們說要把在學校聯歡會上抽到的10元禮金券也兌換成現金,存到銀行里。
從那時候起,這位媽媽便知道,孩子開始有理財意識了。
對于小孩子壓歲錢的問題,很多家長的意見都不大一致。有人覺得,既然是孩子的,就是給孩子花的,反正數額也不大。
但陳爸爸則不然,他認為孩子的壓歲錢,不能由小孩自由支配,于是便把孩子的壓歲錢沒收了,但沒想到后來卻遇到了麻煩。陳先生說去年孩子的壓歲錢有3000多元,害怕孩子亂花,他就幫孩子保管了起來。但孩子和同學玩完回來就跟他鬧,說要拿回自己的壓歲錢,因為他的同學都有壓歲錢買玩的、吃的。
由此可見,“壓歲錢”如果沒有合理利用好,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全部硬性“沒收”恐怕是不可行的。
大家不妨像上面那位媽媽那樣,給孩子開設一個賬戶,引導孩子制定簡單的開銷計劃,和孩子商量用壓歲錢來交學費和書費、買課外書等,讓孩子在父母的監督下合理利用好壓歲錢,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但是還是建議視孩子的年齡而做決定。

0-4歲:對錢還沒有什么概念的孩子,可以拿回來。
5-7歲 :孩子已經對錢有了概念,知道錢可以用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時候,有的家長就會覺得“壓歲錢不好要了”。如果父母強硬地要回,會給孩子樹立一個不好的觀念:可以以大欺小地占有。
這個年齡段是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的最佳時期。父母可以給100-200的壓歲錢讓孩子自由分配。大額的錢則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銀行,用父母的名字另開一個賬戶,告訴孩子:“這個賬戶是專門給你存壓歲錢的,你現在年齡還小不能在銀行開戶,以后這個賬戶就給你用,密碼你自己設置,爸爸媽媽是不知道的。”
但有一點爸爸媽媽必須跟你說明,這里的大部分是留著給你以后讀書用的,如果你全部花光了,以后可能會沒有書讀。爸爸媽媽完全相信你,希望你能合理使用壓歲錢喔。
8-16歲:10歲以前,如果擔心孩子會弄丟壓歲錢,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銀行存錢,但記住每次孩子輸密碼時都轉過身去,存折也由孩子自己保存。
如果爸爸媽媽履行了前面的方法,在孩子10歲以后,爸爸媽媽就完全可以放心地讓孩子自己去銀行存錢。
16歲:等孩子年滿16周歲以后,要陪同孩子一起去銀行,讓孩子用自己的身份證開一個新的賬戶,并把用父母名字開的賬戶里的錢都轉賬到孩子賬戶里。實現自己在孩子5-7歲時對他/她許下的諾言。

爸媽媽如何指導孩子使用壓歲錢?
首先,要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把壓歲錢交給孩子就意味著,這些錢財歸孩子自己支配,我們如果過度干涉,那就完全失去了利用錢來培養孩子消費計劃和理財能力的意義。
把壓歲錢交給孩子就意味著,這些錢財歸孩子自己支配,我們如果過度干涉,那就完全失去了利用錢來培養孩子消費計劃和理財能力的意義。
其實,讓孩子在用錢方面“上一些當”,也是讓孩子積累經驗的方式。
例如孩子被吃干脆面收集小卡所吸引,我們也不妨讓他嘗試一回,當孩子發現他/她花光親戚給的壓歲買了一箱干脆面,也集不齊那幾張卡時,我們再適當地給孩子講一下道理,孩子自會醒悟。
其次,要培養孩子的記賬能力。
在孩子5-7歲,第一次把壓歲錢的管理權交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可能還沒有合理消費意識,這時幫助孩子培養起記賬能力十分重要。
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地引導孩子,比如這個壓歲錢是奶奶給的還是誰給的,給了多少錢,都記下來。
每消費一筆錢,用在了哪里,也記錄下來。為孩子準備一個小賬本,讓孩子每支出一筆錢就記錄下來,培養孩子對于錢財的規劃能力。
最后,別讓孩子變成自私的人。
家長要避免孩子的壓歲錢只用在他自己一個人身上,有些孩子收了壓歲錢后非常小氣,買了東西就自己享用,還說:“這是用我的錢買的,不給你!”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就笑笑,還夸孩子珍惜錢。這是萬萬要不得的。要對孩子講明白,給予是相互的。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朋友之間,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會受到歡迎。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用部分壓歲錢來表達自己的愛心,比如看望爺爺奶奶時,給老人家買點水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不妨引導孩子,讓孩子購買些生活用品或禮物,一起到福利院看看孤兒,借機告訴孩子,生活中有許多道德品質比金錢更重要,愛心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質之一。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紅領巾集結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