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報《河之洲》觀影團的影迷排隊領票
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在春節檔如約而至,據片方介紹,《熊出沒·原始時代》除了普通話版外,又增加了河南話、四川話、陜西話、湖南話和粵語五個方言版本。2月13日,《熊出沒·原始時代》五地鄉音版將在全國正式上映。2月8日大年初四,大河報《河之洲》觀影團征集影迷提前觀看了河南話版《熊出沒·原始時代》,新鮮、生動、有中州韻味成為觀眾的一致評價。
一部主打親子合家歡的動畫片為何要發行方言版?昨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采訪了《熊出沒·原始時代》出品方之一,宣發方樂創文娛高級副總裁黃紫燕,她表示,希望通過嘗試,讓國產動畫通過“鄉音”來服務中國觀眾,從而體現方言的魅力,推動方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有史以來最貴的“熊出沒”
有觀眾看過河南話版《熊出沒·原始時代》后評價,“沒想到在一部動畫片中也能聽到親切的鄉音,隨著劇情的發展,代入感很強,我和孩子都看得不亦樂乎”。事實上,《熊出沒》在市場上也上演了一出逆襲好戲。據黃紫燕介紹,在大年初一上映首日排片僅有4.4%的情況下,贏得了超過70%的上座率,截至2月10日,《熊出沒·原始時代》的票房為4.55億元,位居單日票房榜第四。
黃紫燕表示,《熊出沒·原始時代》是歷年來《熊出沒》制作成本最高的一部,因為以動物為主,“不管是狼群、熊貓、牛,還是猛犸象,這些形象都需要重新建模,毛發渲染量是上一部的十倍”。
“我們努力讓成年觀眾感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國產動畫效果,讓《熊出沒·原始時代》更加接近好萊塢動畫品質。”黃紫燕說。
在兒童和家長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
黃紫燕表示,一部合格的親子合家歡需要在孩子的理解力和家長的需求度之間找到平衡點。片中小狼飛飛和部族首領的關系就經過數次討論,剛開始設置成父女關系,經過大量討論后,最終把部族首領變成反派。“因為兒童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定義成反派就容易多了,這就是需要找平成人和兒童兩種視角的關系。”黃紫燕說。
作為國產動畫片中最成功的親子合家歡,黃紫燕說《熊出沒》秉承著兩個成長,“一方面是片中角色的成長,另一方面是這個IP主題的成長,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已經接受并喜歡上了《熊出沒》”。
用鄉音版體現國產動畫的家國情懷
從文化上來講,今年的春節檔是“家國檔”,《流浪地球》體現了“大國自信”,《熊出沒》則強調“大家團圓”,鄉音版《熊出沒》希望以各地方言為介質,幫助成年觀眾和孩子找到文化的根,打通祖孫三代。
之所以選擇河南等五地方言,黃紫燕解釋是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因為河南、四川、陜西、湖南都是外出務工大省,大量在外地工作的觀眾很少能說家鄉話,如何讓鄉音鄉情得到更好傳播,讓孩子更容易接觸到鄉音文化,動畫片顯然是最好的平臺。
黃紫燕認為,每一種鄉音背后都有鮮活的本地文化風貌,《熊出沒·原始時代》的五地鄉音版在全國銀幕上的爭奇斗艷也展示了中國鄉土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從而使得方言的魅力再次被人們所重視,這也是國產電影肩負文化傳播的體現之一。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文 白周峰/攝影
來源:大河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