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文 記者 張郁/圖


“中原第一鎮”也日益得到政策的支持。2018年11月16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利現代化的意見》,其中明確,我省將充分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綜合效益,優化受水區水資源配置,加快新鄭龍湖鎮等新增供水項目前期工作,及早開工建設。

2018年,鄭州華南城“華南城·T-Park產業園、會展中心、精品專業市場、電商物流園、亞太廣場、時代廣場、盛世廣場、開元廣場和中原廣場”九大項目集中開工,業態涵蓋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甲級寫字樓、公寓、大型購物中心等,新增開工面積超300萬平方米,新增投資近200億元。
其中,華南城·T-Park產業園圍繞產業培育、產業聚集、產業服務、產業優化,打造46萬┫戰略新興產業生態集群,產業定位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打造涵蓋大健康、物聯網應用、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研發及技術多產業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生態集群。

一、是毀滅,還是新生?2012年,“世界末日論”曾困擾著不少人。
對鄭州商貿業而言,2012年同樣風云變幻。
這一年6月份,鄭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將中心城區177家批發市場外遷,并以鄭州華南城為市場外遷主要承接地 規劃“一區兩翼”市場集聚區。及至2016年,鄭州市再度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大圍合區域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外遷范圍擴大至繞城高速、黃河大堤、萬三公路以內的大圍合區域,鄭州批發市場整合提升力度再度升級。
自2012年至今,鄭州批發市場從業者對外遷由疑惑轉為理解,由被動外遷轉為主動搬遷,緊跟城市發展大趨勢,將生意進一步做大做強。“剛搬來時,開業的少、顧客少。現在幾乎一鋪難求。”鄭州華南城6B區經營燈飾的肖梅,是2014年入駐的第一批商戶。在老市場時,她一年經營額不足100萬元,搬來的4年多時間營業額翻了七八倍,并且連續擴店,營業面積超過了500平方米。從鄭州北三環茶葉市場搬到華南城的茶商趙俊保同樣不僅連年擴店,并且每年業務量保持30%速度遞增,“最開始抱著試試的態度,在老市場時我規模做得小,來華南城以后進入發展快車道,4年擴了4個店,華南城客流量在快速增長,我們也跟著壯大。”
鄭州華南城的一位業主感慨,“6年前,鄭州南三環、南四環周邊還都是農田,現在馬上就要開拓南五環了。”6年過去,鄭州華南城小商品、建材、五金機電、汽摩配件、副食、服裝、電商產業園、華盛奧特萊斯等已繁榮經營的商家達到21000余家,中原電商大廈、乾龍物流園都已開業并成熟運營。同時,華南城·中園住宅項目主體已基本建成,華南城·T-Park產業園等招商順利進行,好百年家居、華南城·潤發建材市場即將開業。經歷建設、招商、開業、運營等階段,鄭州華南城將一片原野建成繁榮之城,不僅是鄭州開業時間較早、營業面積較大、入駐商戶較多的市場外遷承接地,也成為中部地區規模較大、業態較全、標準較高的現代化商貿物流基地。

2013年5月27日,鄭州華南城1號交易廣場

2014年8月28日實景圖

截至2016年,鄭州華南城建成區面貌
二、在鄭州華南城體量龐大的市場群中,有一些市場的命名顯得頗為“獨特”:華南城·浙江五金機電市場、華南城·潤發建材市場、華南城·京溫服裝市場……這一個個“獨特”命名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堪稱商業合作典范的案例。
2013年7月2日,鄭州華南城與河南省浙江商人聯合會簽約,河南省浙商聯合會籌措數億元資金,一舉購下華南城10多萬平米、近千個商鋪。在市場外遷的大背景下,商會會員率先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恒久穩定的經營場所。2014年11月,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簽約入駐鄭州華南城服裝市場,打造中國女褲第一街。2015年6月,北京京溫服裝批發市場攜旗下眾多品牌商家簽約入駐鄭州華南城服裝市場。同年6月26日,河南潤發物業有限公司旗下鄭州姚莊水暖五金建材市場入駐鄭州華南城簽約儀式舉行,樹立了鄭州批發市場整體外遷、定制化合作的標桿。
除此之外,鄭州華南城還與東陽商會、泉州商會、河南汽摩配件商會、河南吉安商會、河南省家具協會等100多家行業地區商協會開展了緊密合作。

2013年10月22日,鄭州華南城·汽摩配件五大主力商會簽約
在華南城平臺上,合作伙伴們不僅結下了友誼,也收獲了成功。
鄭州華南城以“市場+展會”的模式,發力市場運營,每年舉辦大大小小不下百場活動,活躍市場氛圍、帶動市場交易。比如,從2017年起連續舉辦了四屆中部建材五金家居展銷會,依托華南城全國八城聯動優勢,每次展會集聚數萬名廠商、渠道商、采購商,打造了知名展會品牌。河南潤發物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評價說,華南城展會為商家做大做強提供了強力支持,充分反映了鄭州華南城“穩商、助商、扶商、富商”的決心和力度。

華南城建材五金家居展銷會
而在管理上,鄭州華南城成立市場管理委員會,讓市場商家共同參與市場管理。河南省浙商聯合會負責人評價說,在華南城,商家結識了更多朋友,獲得了更多商機。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鄭州華南城的合作拓展之路在繼續。2017年11月30日,鄭州華南城與河南省網絡營銷協會共建中國鄭州·華南城電商小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2018年3月12日,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商貿物流學院整體搬遷至鄭州華南城,共建鄭州華南城云商學院,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2018年7月3日,深圳好百年集團簽約入駐鄭州華南城暨招商政策發布會舉行。

鄭州華南城好百年家居即將開業
2019年1月17日,“健康中國夢? 凝聚華南城——中原國際健康城項目簽約啟動儀式”在鄭州華南城召開…………
三、鄭州華南城不僅帶動了商貿物流業的集聚,也使所在區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鄭州華南城最初入駐時,所在區域是名副其實的郊區。如今,以鄭州華南城2.1萬余名商家為基礎,帶動園區及周邊關聯行業十萬人就業,并形成創新、創業高地。而鄭州南龍湖片區自從有了華南城這一拓荒者,不僅得以建立起極具規模的商貿物流市場集群、快速提升了交通網絡,還吸引了諸多知名企業入駐,成為了鄭州南部的知名商圈。
因為1200萬方商貿物流航母華南城的存在,諸多全國百強企業相繼進駐南龍湖片區。不過幾年時間,這里已是高樓林立,常住人口超過60萬,郊區變城區。2017年1月,鄭州地鐵2號線延長線開通,在鄭州華南城設置三個站點,分別為華南城西站、華南城站和華南城東站,便捷連通鄭州主城區和新鄭國際機場。鄭州繞城高速、商登高速、鄭堯高速、機場高速、京港澳高速環繞華南城周邊。
除鄭新快速路外,京廣快速路、中華路已連通南龍湖片區道路。而在2019年1月份,鄭州市發改委批復了紫荊山南路(南四環-龍湖鎮建設路)道路工程,項目計劃于2019年4月開工、2020年4月完工。屆時,南龍湖連接鄭州主城區將再多一條通途。以鄭州華南城為基礎,南龍湖片區迅速實現了人口、交通等要素的集聚,形成了濃厚的商業氛圍,一場商業的蝶變隨之而來。
2017年4月28日,定位為高品質時尚潮流購物中心的鄭州華盛奧特萊斯全面開業,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以工廠店的模式,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聚焦市民消費,經營業態涵蓋GUCCI等國際名品、國內知名男女裝、運動休閑戶外、皮鞋皮具、兒童樂園、家居、主體餐飲、巨幕影院、KTV、美容健身等品類。據了解,鄭州華盛奧萊自營業以來累計客流量已超過千萬人次,其中大型節假日客流量日均達到5萬人次。
鄭州華盛奧萊成為開啟鄭州南部商圈的點睛之筆——不僅激活了由華南城集聚效應所形成的潛在終端消費群體,也堅定了鄭州南部商業發展的信心,商業體建設開始持續跟進。有媒體甚至用“華南城+奧特萊斯,南龍湖將造就下一個二七商圈”標題,將這一區域的發展與二七商圈相媲美。

鄭州華南城2號館,華盛奧萊實景圖
“大體量專業市場華南城的進入,帶動了南龍湖的崛起,并給該區域帶來了就業、經營等多方面的改變,可以說是一個品牌拉動了周圍乃至新鄭的商業發展,并帶來了商業、居住區在此扎堆。”有人士分析,鄭州華南城為鄭州南部區域裝上了發展的引擎和加速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企業生產采購和物流成本、提高采購效率和企業利潤、改善投資環境和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和產業布局、帶動創業就業、升級公共交通系統和增加地方財稅來源、提升城市形象、聚合資源和人氣等方面,起到了極強的帶動作用。
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反映這種關系——
2012年,鄭州華南城落地新鄭;2014年8月,華南城一期市場營業;2018年6月,華南城九大項目集中開工。

2014年8月28日鄭州華南城試營業盛況
2013年,新鄭龍湖鎮位列河南省百強鄉鎮第26位;2014年,龍湖鎮名列第5位,較2013年上升21位;截至目前,龍湖鎮連續四年作為全省排頭兵躋身全國百強鎮行列,且2018年還被河南省認定為國家級經濟發達鎮。
“中原第一鎮”也日益得到政策的支持。2018年11月16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利現代化的意見》,其中明確,我省將充分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綜合效益,優化受水區水資源配置,加快新鄭龍湖鎮等新增供水項目前期工作,及早開工建設。
而優先完成新鄭、中牟、滎陽的撤縣(市)改區,也已被多次明確。
四、政策支持的背后,凸顯的是鄭州對未來發展的雄心和對南部區域實現更大作為的期待。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包括鄭州在內的12個重點城市帶動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地位。
新年伊始,鄭州市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作為常住人口連年大幅凈流入城市,鄭州常住人口突破千萬。同時,GDP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
另外,《鄭州鐵路樞紐總圖規劃(2016—2030年)》獲批,鄭州將形成鄭州站、鄭州東站、鄭州南站、小李莊站四大主客運站,建成連通省內的城際鐵路體系和輻射全國的米字形高鐵網,并將加快構建“1+2+N”鐵路貨運體系,持續推進圃田(占楊)、薛店鐵路物流基地和鄭州南站高鐵快運基地等工程建設。

鄭州機場已開通航線236條,初步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輻射全球近200個城市的國際樞紐航線網絡,并成為全國第二個實現航空、鐵路、高速公路一體化換乘機場,《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戰略規劃(2018—2035年)》獲批,鄭州將圍繞“域外樞紐”目標,加快推進機場三期工程建設,打造24小時內全球可達的航空服務體系。
中歐班列(鄭州)每周“去九回八”,全年開行752班,累計貨值32億美元,形成多口岸、多線路的國際網絡布局,輻射歐洲、中亞、日韓、東盟,還將增開鄭州至意大利、法國線路,增開鄭州經福建至臺灣線路。
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啟動建設,跨境電商領先全國,鄭州將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并打造跨境電商無費區。
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城市獲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中歐班列(鄭州)運郵試點正式運營,藥品口岸通過國家現場評估考核,鄭州已成為內陸地區口岸數量較多、種類較全的城市。
鄭州正向國際綜合樞紐、國際物流中心、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中心、國家極具活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國家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邁進。
2019年1月初召開的河南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作出“加快區域協調發展,支持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著力打造鄭州大都市區”的決策部署,確立以鄭州大都市區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戰略格局。目前,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研究通過《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
2019年1月中旬,鄭州市委第十一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部署,2019年將加快“1+4”鄭州大都市區建設,促進鄭汴、鄭許一體化和鄭新、鄭焦深度融合,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發展。
而其中,鄭州華南城所處的鄭許一體化發展帶,還有航空港區的加持。
作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航空港區,發展勢頭強勁。而根據河南省社科院2018年7月4日發布的《河南經濟發展報告(2018)》,鄭州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許昌排名第三;新鄭不但在多個分類指標中排名靠前,且總分位居全省縣市第1名。
鄭州、許昌、航空港區三者形成的合力,將不可限量。
《新鄭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便明確,新鄭將通過“融鄭、融港、連許”,建設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并以龍湖和新鄭中心城區為主中心,其中龍湖、孟莊和郭店建成鄭州南部宜居新城和產業新城。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更是提出,高標準、高質量、高規格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新鄭組團,匯聚高端人才、高端產業、高端要素、高端商務、高端居住,建成國際航空大都市、區域核心增長極,推進許港產業帶建設。
五、如果說鄭州華南城之前6年打造的是商貿物流航母,那么接下來,坐擁區位優勢和政策紅利,鄭州華南城打造的將是“產業升級版”。
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此背景下,華南城正在進行“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美麗新城”的戰略升級,致力于創造“一中心,兩基地”的全新模式,即在保持世界商貿物流中心的基礎上,打造戰略新興產業孵化基地與美好生活智慧服務基地,立于時代前沿。

2018年6月,鄭州華南城九大項目集中開工
2018年,鄭州華南城“華南城·T-Park產業園、會展中心、精品專業市場、電商物流園、亞太廣場、時代廣場、盛世廣場、開元廣場和中原廣場”九大項目集中開工,業態涵蓋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甲級寫字樓、公寓、大型購物中心等,新增開工面積超300萬平方米,新增投資近200億元。
其中,華南城·T-Park產業園圍繞產業培育、產業聚集、產業服務、產業優化,打造46萬┫戰略新興產業生態集群,產業定位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打造涵蓋大健康、物聯網應用、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研發及技術多產業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生態集群。
未來,鄭州華南城將形成以“商貿中心、商業中心、會展中心、科創中心、文旅中心、物流中心”六大中心為一體的、以商貿物流為特色的中原國際化現代產業生態集群。

鄭州地鐵2號線華南城西站鳥瞰
這不僅是扛鼎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的力作,也與鄭州這座未來之城相得益彰。
立足中原、貨通全球,鄭州華南城將通過更大力度的運營和更為完善的配套鞏固自身商貿物流集聚優勢,依托鄭州“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優勢,實現“買全球、買全球”。同時,以新業態、新產業引領原有業態升級,形成更具成長性和競爭力的產業鏈生態體系,深度鏈接全球價值鏈。
未來已來,且看鄭州華南城脫胎換骨、華麗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