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名為《中國專家組目前已基本弄清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成因》的文章引起了不少討論。針對我省來說,從秋冬季以來的污染狀況看,它們具體是如何影響我省空氣質量的?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

3月13日召開的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布會上,這個問題有了更明確的答案。此外,我省還公布了一二月的空氣質量排名及今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目標,一起來看看吧。
【嚴重】 秋冬季以來,我省已經歷13輪重污染天氣過程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秋冬季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我省環境空氣質量同比變差、壓力巨大。其中,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10日,我省PM2.5平均濃度為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5%,全省18個省轄市同比均不降反升,其中有8個城市上升幅度超過20%;今年以來截止到3月10日,我省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53微克/立方米、1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1%、21.9%,污染反彈嚴重。
更引人關注的是,秋冬季以來我省已經歷了13輪重污染天氣過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比例為17.4%,同比增加6.2個百分點,最長的一次污染過程長達12天(2018年11月23日至12月4日),且每次重污染,我省均為周邊省份污染最重,持續時間最長,涉及城市最多。
【分析】 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嚴重、污染基數大,導致秋冬季以來我省污染物濃度值高
對于秋冬季以來的空氣質量狀況,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分析稱,由于惡劣的氣象氣候因素,京津冀及汾渭平原地區污染物濃度大面積同比不降反升,環境空氣質量嚴重惡化。
我省通過污染管控、積極有效地應對重污染過程,使PM10和PM2.5濃度反彈幅度得到控制,在京津冀地區均達到正排第3的水平。但由于我省污染基數大,污染物本底濃度高,地理位置特殊,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嚴重,導致我省污染物濃度值最高,完成國家下達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壓力巨大。
具體來說,我省位于太行山、伏牛山脈以東,大別山以北,地理環境西高東低,受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冷空氣活動較弱,高濕逆溫現象頻發,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極差。據專家測算,秋冬季以來我省氣象氣候因素比去年同期惡化30%左右,導致我省污染程度最為嚴重,大大拉高我省PM2.5濃度值,嚴重影響了我省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
另一方面,我省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我省結構性污染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的“兩高一資”項目偏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建筑施工和道路揚塵管控還不夠到位,導致PM10濃度居高不下;機動車保有量大,地處中原,過境車輛尤其是大型柴油貨車多,汽車尾氣污染問題突出;“散亂污”企業仍未根治,一些地方環境監管還存在不到位的問題等。
【任務】 今年的藍天保衛戰怎么打,看這幾個關鍵詞
2019年,是打好藍天保衛戰的關鍵之年,新一年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如何打,如何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堅決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據了解,省污染防治攻堅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印發了《河南省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目前各項目標任務正進一步細化。
方案中關鍵內容包括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目標任務、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任務、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嚴格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創新強化制度保障。
以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為例,要求壓減煤炭消費總量1000萬噸,對2018年空氣質量排名后三位的駐馬店實施區域限批;再關停小煤電機組150萬千瓦,推動鄭州、洛陽市建成區燃煤機組關停;傳輸通道城市城區、縣城和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分別達到90%、70%、40%,各城市平原地區實現散煤清零。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要推進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退城搬遷,制訂《河南省淘汰落后生產工藝產品目錄》,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產裝置;壓減4.3米及以下焦化企業、年產30萬噸以下的合成氨企業產能,減少煤炭消費60%;全省鋼鐵、炭素、水泥、玻璃、焦化、電解鋁行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省范圍內完成35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拆改;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和小燃煤鍋爐動態清零。
【排名】 我省一二月空氣質量排名,看哪個城市最差
1月份空氣質量排名方面,省轄市商丘空氣最好,洛陽最差。具體來說,省轄空氣質量由好到差的省轄市依次為:商丘、鶴壁、駐馬店、許昌、信陽、新鄉、漯河、周口、鄭州、開封、安陽、南陽、平頂山、焦作、濮陽、濟源、三門峽、洛陽。
2月份空氣質量排名方面,駐馬店空氣質量最好,濮陽最差。具體來說,省轄市按照空氣質量及同比改善程度,成績最好的省轄市依次為:駐馬店、信陽、商丘、南陽、周口、漯河、許昌、三門峽、平頂山、開封、鄭州、濟源、鶴壁、新鄉、安陽、洛陽、焦作、濮陽。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