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網,讓胡辣湯江湖再起風云。
阿里巴巴日前發布的《網購胡辣湯“風云榜”》顯示,傳統的河南小吃胡辣湯,網上最大的消費群體在北上廣。速食胡辣湯的崛起也帶動河南逍遙鎮、北舞渡等欠發達地區縣域農戶,將胡辣湯作為脫貧的途徑。
很多沒喝過胡辣湯的人網購嘗鮮
在廣州打拼多年的周口人蘇先生,最惦念的就是一碗家鄉的胡辣湯。“每年,特別期待母親從周口老家過來看我,帶上胡辣湯料、人造肉、花生米,給我熬一碗熱熱的胡辣湯。”

不過,他現在這份對胡辣湯的惦念,可以通過網購一碗速食胡辣湯來疏解。速食胡辣湯里面不僅有熬湯的料,還有木耳、面筋、黃花菜等配菜,只需要用鍋簡單一煮,或是用開水一沖,就能將家鄉現熬胡辣湯的滋味還原出來。
通過網購胡辣湯來疏解鄉愁的不只是蘇先生,“除了居住在各省的河南人網購速食胡辣湯以慰鄉愁,去年《舌尖三》對胡辣湯的推介,也吸引了很多從來沒有喝過胡辣湯的人通過網購的方式嘗鮮。”老楊家胡辣湯電商部門負責人靳紅光說。
胡辣湯從街頭小吃走上電商之路
速食胡辣湯其實并非新事物,早在十多年前河南就已經出現,并且誕生了京遙、老楊家等多個品牌。只是在“觸網”之前,速食胡辣湯都只是在線下的超市、農貿市場等渠道銷售。
“雖然做了這么多年速食胡辣湯,但明顯感覺這些年僅通過線下渠道在河南以及周邊省份銷售,速食胡辣湯遇到了瓶頸。”靳紅光說。
靳紅光后來發現,熱干面、螺螄粉、重慶小面這類地方特色小吃的速食包,在網上賣得越來越好,再加上他接觸的一些經銷商在網上銷售速食胡辣湯量越來越大,他也就嘗試在天貓等平臺上開設了旗艦店來銷售速食胡辣湯。
為了適應在網上的銷售,老楊家胡辣湯對產品也進行了改進。
“最初速食胡辣湯就是一包料粉,消費者需要自行搭配面筋、木耳、花生等輔料才能制作一碗胡辣湯,還是比較麻煩的。”他說,受到螺螄粉等方便食品的啟發,他將這些輔料做成獨立小包裝與胡辣湯粉一起搭配,并分割成小包裝來銷售。
老楊家胡辣湯旗艦店2016年上線后,吸引了不少食客來嘗鮮。在與買家的交流中,他獲得了許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很多消費者希望把速食胡辣湯的烹飪方法從熬煮變成更便利的水沖。他將這個信息反饋給后方的工廠,2018年老楊家胡辣湯上線了水沖速食胡辣湯。
“雖然網店上線才3年,但現在網銷已占老楊家速食胡辣湯比例的30%。”靳紅光說,網店更是第二年就實現了盈虧平衡。
河南產胡辣湯銷量遠超其他省份
時下,在網上銷售胡辣湯的不僅有老楊家,僅逍遙鎮上網的品牌就有京遙、胡三姐、方中山等。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逍遙鎮胡辣湯制作技藝代表傳承人高群生表示,胡辣湯速食包技術,他早在20年前就有開發,但一直沒銷路。直到胡辣湯插上電商的翅膀才有了銷量,如今其速食胡辣湯包在網上平常日銷有兩三千包,節假日能破萬包。
速食胡辣湯的大熱,也吸引了很多企業加入。據阿里數據,目前網銷胡辣湯河南占比40%,遠超其他省份,成為全國“胡辣湯之鄉”。
借助電商“逆襲”成為網紅的胡辣湯,也帶動河南逍遙鎮、北舞渡等欠發達地區縣域農戶的脫貧。高群生就表示,逍遙鎮2016年的40個貧困戶到2018年底脫貧了33戶,不少是因胡辣湯脫貧。
靳紅光也表示,他們在逍遙鎮胡辣湯速食包生產廠的200多名員工中,貧困戶占了40多人,與外出打工相比,對當地的貧困戶來說,在家門口上班不僅收入可觀,也能照看家庭。
“其實河南有很多地方小吃,都有機會通過電商的方式獲得新一輪的發展,比如豆沫、燴面、油茶等。”靳紅光說。但通過胡辣湯的“觸網”,他感覺制約這些小吃“上網”發展的是人才。很多生產企業都看到了電商的機會,但不知道如何去經營,畢竟,與傳統渠道銷售相比,打造一個“網紅”需要產品設計、營銷思路等都是不一樣的。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阿里巴巴日前發布的《網購胡辣湯“風云榜”》顯示,傳統的河南小吃胡辣湯,網上最大的消費群體在北上廣。速食胡辣湯的崛起也帶動河南逍遙鎮、北舞渡等欠發達地區縣域農戶,將胡辣湯作為脫貧的途徑。
很多沒喝過胡辣湯的人網購嘗鮮
在廣州打拼多年的周口人蘇先生,最惦念的就是一碗家鄉的胡辣湯。“每年,特別期待母親從周口老家過來看我,帶上胡辣湯料、人造肉、花生米,給我熬一碗熱熱的胡辣湯。”

不過,他現在這份對胡辣湯的惦念,可以通過網購一碗速食胡辣湯來疏解。速食胡辣湯里面不僅有熬湯的料,還有木耳、面筋、黃花菜等配菜,只需要用鍋簡單一煮,或是用開水一沖,就能將家鄉現熬胡辣湯的滋味還原出來。
通過網購胡辣湯來疏解鄉愁的不只是蘇先生,“除了居住在各省的河南人網購速食胡辣湯以慰鄉愁,去年《舌尖三》對胡辣湯的推介,也吸引了很多從來沒有喝過胡辣湯的人通過網購的方式嘗鮮。”老楊家胡辣湯電商部門負責人靳紅光說。
胡辣湯從街頭小吃走上電商之路
速食胡辣湯其實并非新事物,早在十多年前河南就已經出現,并且誕生了京遙、老楊家等多個品牌。只是在“觸網”之前,速食胡辣湯都只是在線下的超市、農貿市場等渠道銷售。
“雖然做了這么多年速食胡辣湯,但明顯感覺這些年僅通過線下渠道在河南以及周邊省份銷售,速食胡辣湯遇到了瓶頸。”靳紅光說。
靳紅光后來發現,熱干面、螺螄粉、重慶小面這類地方特色小吃的速食包,在網上賣得越來越好,再加上他接觸的一些經銷商在網上銷售速食胡辣湯量越來越大,他也就嘗試在天貓等平臺上開設了旗艦店來銷售速食胡辣湯。
為了適應在網上的銷售,老楊家胡辣湯對產品也進行了改進。
“最初速食胡辣湯就是一包料粉,消費者需要自行搭配面筋、木耳、花生等輔料才能制作一碗胡辣湯,還是比較麻煩的。”他說,受到螺螄粉等方便食品的啟發,他將這些輔料做成獨立小包裝與胡辣湯粉一起搭配,并分割成小包裝來銷售。
老楊家胡辣湯旗艦店2016年上線后,吸引了不少食客來嘗鮮。在與買家的交流中,他獲得了許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很多消費者希望把速食胡辣湯的烹飪方法從熬煮變成更便利的水沖。他將這個信息反饋給后方的工廠,2018年老楊家胡辣湯上線了水沖速食胡辣湯。
“雖然網店上線才3年,但現在網銷已占老楊家速食胡辣湯比例的30%。”靳紅光說,網店更是第二年就實現了盈虧平衡。
河南產胡辣湯銷量遠超其他省份
時下,在網上銷售胡辣湯的不僅有老楊家,僅逍遙鎮上網的品牌就有京遙、胡三姐、方中山等。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逍遙鎮胡辣湯制作技藝代表傳承人高群生表示,胡辣湯速食包技術,他早在20年前就有開發,但一直沒銷路。直到胡辣湯插上電商的翅膀才有了銷量,如今其速食胡辣湯包在網上平常日銷有兩三千包,節假日能破萬包。
速食胡辣湯的大熱,也吸引了很多企業加入。據阿里數據,目前網銷胡辣湯河南占比40%,遠超其他省份,成為全國“胡辣湯之鄉”。
借助電商“逆襲”成為網紅的胡辣湯,也帶動河南逍遙鎮、北舞渡等欠發達地區縣域農戶的脫貧。高群生就表示,逍遙鎮2016年的40個貧困戶到2018年底脫貧了33戶,不少是因胡辣湯脫貧。
靳紅光也表示,他們在逍遙鎮胡辣湯速食包生產廠的200多名員工中,貧困戶占了40多人,與外出打工相比,對當地的貧困戶來說,在家門口上班不僅收入可觀,也能照看家庭。
“其實河南有很多地方小吃,都有機會通過電商的方式獲得新一輪的發展,比如豆沫、燴面、油茶等。”靳紅光說。但通過胡辣湯的“觸網”,他感覺制約這些小吃“上網”發展的是人才。很多生產企業都看到了電商的機會,但不知道如何去經營,畢竟,與傳統渠道銷售相比,打造一個“網紅”需要產品設計、營銷思路等都是不一樣的。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