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娘是個人物,這話是俺爹說的。那一年,俺爹和他的親家翁喝酒喝岔了,一杯酒,你說該他喝,他說該你喝,俺爹說“你不喝我呼(扇耳光)你”——呼倒是沒有呼,但是這句話有點兒重,親家氣不過,出門就開罵,罵了好幾個村莊。話兒飛快傳到俺爹耳朵里,俺爹心說:不管咋樣,咱們是親家兄弟,有氣兒家里出,到外邊去罵,還算個人嗎?一生氣,心臟病來了。看著俺爹難受的那個樣兒,母親一氣兒跑到三里地外的親家家里,大道理小道理,好聽的難聽的,從屋里到屋外,一通數落,惹得半截莊的人都來看熱鬧,親家老頭兒腦袋勾到懷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親家母和鄰居們都來賠不是,俺娘連口水也沒有喝,跺跺腳就回來了。娘幫爹出了氣,爹很得意,到了北京還給我講這一段:“恁娘,那是個人物,她哪能讓我受這氣!”
俺娘是個人物,這是真哩!

娘沒有文化,小時候家窮,上不起學,嫁到我們家,正趕上八路軍來,看到人家隊伍上的人,尤其是住到我們家的一位女軍官,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講起話來一套一套的,母親羨慕得啥似的。新中國成立了,村里辦了掃盲班,娘把我往懷里一揣,用帶大襟的褂子一裹,掂個木板、拿個粉筆,走進了掃盲班。“共產黨、毛主席”“人民解放軍”“人民政府”……娘說:“教的都是新詞兒,過去聽都沒有聽說過!”回到家沒有地方寫,就寫在門板上,兩扇門寫得滿滿的。遺憾的是,隨著我們兄妹四人陸續降生,娘識的幾個字也就著飯吃了。但是,俺娘識大體,懂道理,也愛操心,親戚鄰居不論誰家有事,都愛找娘。直到現在,老人家都九十了,也還不斷給左鄰右舍“斷官司”。
俺娘這輩子主持處理過家里的三件大事:
一是為二爺爺養老送終。二爺爺是個孤老頭,終生未娶,無兒無女,把我們的家當成自己的家。娘也非常孝敬二爺爺,噓寒問暖、縫補漿洗,做吃做穿,都是俺娘的事兒。后來年歲大了,二爺爺身體不好,娘還要照顧我們兄妹四人,實在顧不過來,就送二爺爺住進了大隊辦的敬老院。敬老院在村前大坑南邊,娘說:“那時候,滿滿一坑水,恁二爺進了敬老院我可不放心,經常到那里去看他。那天上午,我去看你二爺爺,一進門兒,只見他堆甕在床上,我叫二大爺,沒吭,再把手放在鼻子上一試,沒有氣兒啦。咋弄呢?那時候窮的啥都沒有,沒有辦法,把自家大床上的席子揭下來卷成一個席包,把你二爺爺軟埋了,現在想想都覺得心疼,恁二爺活了一輩子,到了了,連一口棺材都沒有用上!”俺娘替二爺養老送終,繼承了二爺爺的一片宅子,若干年后,在那片宅子地里挖出了兩豪銅錢,賣了一筆錢,鄰里們都說俺娘好心有好報,二爺爺心疼俺娘,從地下送給我們的。
二是為奶奶料理后事。那年冬天,弟弟娶親。頭天晚上,俺爹俺娘及親鄰們忙了大半夜,娘更是一宿未眠,第二天早上,送走迎親的隊伍,娘想叫醒奶奶起床,走到奶奶床前:“娘——”,連叫幾聲奶奶沒有回答,娘上前一摸身上,涼涼的,驚得俺娘急喊睡在另一頭的爺爺:“爹——爹,別睡啦,你看俺娘這不是老了嗎!”爺爺一伸腿,奶奶身上哇涼,立馬就哭了。“爹、爹,咱這會兒不能哭啊,你看,接新媳婦兒的車一會就回來了,咱都哭起來事兒可咋辦呢!”爺爺一聽有理啊,很快停止了哭泣。俺娘要爺爺睡在床上不要動,陪著奶奶就行。她又趕到后院告訴俺爹。爹一聽他娘沒啦,哭得昏天黑地,怎么都勸不住。娘也是急眼啦:“哭吧哭吧,咱使勁哭,新媳婦馬上就進門啦!”俺爹一激靈,明白不能再這樣哭下去,于是聽從娘的勸告。這么大的悲痛,娘怕爹實在忍不住露出端倪,煞了喜氣,堅決讓爹一個人待在后院,硬是一天沒有出門。俺娘一個人沉著應對,忙里忙外,指揮大家有條有理地把弟弟的喜事辦完,送走親友,到了晚上,把喜字揭下來換上白紙,第二天,接著為奶奶辦喪事。奶奶過世一個多月弟弟才長途電話告訴我。我回家祭奠奶奶時老進爺對我說:“娃呀,家里攤上這事兒,紅白事兒摞在一起,真多虧了恁娘有本事,擱在別的女人身上嚇都嚇毀了。就這一鋪事兒辦的,十里八鄉沒有不夸恁娘的,真中!”
三是送別俺爹。10年前,飽受疾病煎熬的父親走完了他的79年人生之路,當我連滾帶爬趕回家時,院子里已經搭起了靈棚,我跪在爹的靈前,大放悲聲。俺娘一手拉著我的手,一手撫摸著我的頭發:“兒啊,別哭了,恁爹病了那么多年,病把他折磨得不成樣子,我天天看著心里難受,如今他解脫了,我不難受。但是看著恁姊妹幾個這樣哭法我受不了!”看到娘堅強的神態,我止住了哭聲。連續七天,迎來一批客人,送走一批客人,無論來客怎么傷心,再也沒有看到娘掉過一次眼淚。俺爹生前,曾經讓俺娘給我捎話:到了那一天,希望不要把他燒了。但國家有政策,鄉里有規定,我征求哥哥弟弟們的意見,大家都讓我拿主意,萬般無奈,我跪到俺娘床前,把這個難題捧給了老娘,沒有想到娘聽我說完,手一揮:“燒,就是我說哩!這幾年,恁姊妹幾個該盡的孝心都盡了,對得起他了!不燒牽連那么多人,燒!”俺娘拍了板。
轉眼,俺爹走了十年,俺娘卻健康如昨,可她哪也不去,就守著商丘的老家。前天晚上打電話給俺娘,娘聲音朗朗:“我就等著倆小時能到北京的那個高鐵通車呢!恁娘的勁兒大哩很,好幾年沒去北京啦,想北京啦!”
九十高齡,如此心氣兒,您說:俺娘是不是個人物!
作者:柳忠勤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俺娘是個人物,這是真哩!

娘沒有文化,小時候家窮,上不起學,嫁到我們家,正趕上八路軍來,看到人家隊伍上的人,尤其是住到我們家的一位女軍官,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講起話來一套一套的,母親羨慕得啥似的。新中國成立了,村里辦了掃盲班,娘把我往懷里一揣,用帶大襟的褂子一裹,掂個木板、拿個粉筆,走進了掃盲班。“共產黨、毛主席”“人民解放軍”“人民政府”……娘說:“教的都是新詞兒,過去聽都沒有聽說過!”回到家沒有地方寫,就寫在門板上,兩扇門寫得滿滿的。遺憾的是,隨著我們兄妹四人陸續降生,娘識的幾個字也就著飯吃了。但是,俺娘識大體,懂道理,也愛操心,親戚鄰居不論誰家有事,都愛找娘。直到現在,老人家都九十了,也還不斷給左鄰右舍“斷官司”。
俺娘這輩子主持處理過家里的三件大事:
一是為二爺爺養老送終。二爺爺是個孤老頭,終生未娶,無兒無女,把我們的家當成自己的家。娘也非常孝敬二爺爺,噓寒問暖、縫補漿洗,做吃做穿,都是俺娘的事兒。后來年歲大了,二爺爺身體不好,娘還要照顧我們兄妹四人,實在顧不過來,就送二爺爺住進了大隊辦的敬老院。敬老院在村前大坑南邊,娘說:“那時候,滿滿一坑水,恁二爺進了敬老院我可不放心,經常到那里去看他。那天上午,我去看你二爺爺,一進門兒,只見他堆甕在床上,我叫二大爺,沒吭,再把手放在鼻子上一試,沒有氣兒啦。咋弄呢?那時候窮的啥都沒有,沒有辦法,把自家大床上的席子揭下來卷成一個席包,把你二爺爺軟埋了,現在想想都覺得心疼,恁二爺活了一輩子,到了了,連一口棺材都沒有用上!”俺娘替二爺養老送終,繼承了二爺爺的一片宅子,若干年后,在那片宅子地里挖出了兩豪銅錢,賣了一筆錢,鄰里們都說俺娘好心有好報,二爺爺心疼俺娘,從地下送給我們的。
二是為奶奶料理后事。那年冬天,弟弟娶親。頭天晚上,俺爹俺娘及親鄰們忙了大半夜,娘更是一宿未眠,第二天早上,送走迎親的隊伍,娘想叫醒奶奶起床,走到奶奶床前:“娘——”,連叫幾聲奶奶沒有回答,娘上前一摸身上,涼涼的,驚得俺娘急喊睡在另一頭的爺爺:“爹——爹,別睡啦,你看俺娘這不是老了嗎!”爺爺一伸腿,奶奶身上哇涼,立馬就哭了。“爹、爹,咱這會兒不能哭啊,你看,接新媳婦兒的車一會就回來了,咱都哭起來事兒可咋辦呢!”爺爺一聽有理啊,很快停止了哭泣。俺娘要爺爺睡在床上不要動,陪著奶奶就行。她又趕到后院告訴俺爹。爹一聽他娘沒啦,哭得昏天黑地,怎么都勸不住。娘也是急眼啦:“哭吧哭吧,咱使勁哭,新媳婦馬上就進門啦!”俺爹一激靈,明白不能再這樣哭下去,于是聽從娘的勸告。這么大的悲痛,娘怕爹實在忍不住露出端倪,煞了喜氣,堅決讓爹一個人待在后院,硬是一天沒有出門。俺娘一個人沉著應對,忙里忙外,指揮大家有條有理地把弟弟的喜事辦完,送走親友,到了晚上,把喜字揭下來換上白紙,第二天,接著為奶奶辦喪事。奶奶過世一個多月弟弟才長途電話告訴我。我回家祭奠奶奶時老進爺對我說:“娃呀,家里攤上這事兒,紅白事兒摞在一起,真多虧了恁娘有本事,擱在別的女人身上嚇都嚇毀了。就這一鋪事兒辦的,十里八鄉沒有不夸恁娘的,真中!”
三是送別俺爹。10年前,飽受疾病煎熬的父親走完了他的79年人生之路,當我連滾帶爬趕回家時,院子里已經搭起了靈棚,我跪在爹的靈前,大放悲聲。俺娘一手拉著我的手,一手撫摸著我的頭發:“兒啊,別哭了,恁爹病了那么多年,病把他折磨得不成樣子,我天天看著心里難受,如今他解脫了,我不難受。但是看著恁姊妹幾個這樣哭法我受不了!”看到娘堅強的神態,我止住了哭聲。連續七天,迎來一批客人,送走一批客人,無論來客怎么傷心,再也沒有看到娘掉過一次眼淚。俺爹生前,曾經讓俺娘給我捎話:到了那一天,希望不要把他燒了。但國家有政策,鄉里有規定,我征求哥哥弟弟們的意見,大家都讓我拿主意,萬般無奈,我跪到俺娘床前,把這個難題捧給了老娘,沒有想到娘聽我說完,手一揮:“燒,就是我說哩!這幾年,恁姊妹幾個該盡的孝心都盡了,對得起他了!不燒牽連那么多人,燒!”俺娘拍了板。
轉眼,俺爹走了十年,俺娘卻健康如昨,可她哪也不去,就守著商丘的老家。前天晚上打電話給俺娘,娘聲音朗朗:“我就等著倆小時能到北京的那個高鐵通車呢!恁娘的勁兒大哩很,好幾年沒去北京啦,想北京啦!”
九十高齡,如此心氣兒,您說:俺娘是不是個人物!
作者:柳忠勤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