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3點,隨著鄭州市西四環奧體大橋調斜拉橋最后一節S12鋼箱梁順利起吊安裝到位,標志著西四環奧體大橋順利合龍,橋體實現連接,該橋梁8月中旬具備通車條件后,鄭州四環線以及鄭州西區將多出一條標志性大橋。
7月15日上午9時30分,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鄭州市西四環奧體大橋為斜拉橋,跨中原路、南水北調橋,總長300米,寬度49.16米,斜拉橋主塔柱高88.485米,目前主塔柱已封頂,鋼箱梁貫通,斜拉索全部安裝完成,橋體已經實現連接。
鄭州市西四環一標段現場執行經理邵全國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作為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道路中塔柱最高、鋼箱梁最寬、單跨跨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設計理念最新穎的單體工程,該斜拉橋主塔呈“水滴”造型,在我省目前是唯一一例,美觀簡約,與周邊十分協調,同時該橋梁的寬度在鄭州市及塔柱高度在鄭州市均屬于前列,建成后也將為鄭州市四環線以及鄭州西區增加一座標志性大橋。
邵全國還介紹,該橋梁由鄭州市政工程工程總公司承建,施工時間歷時8個月,建設過程中克服了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難題,比如該橋梁跨南水北調橋、中原路以及22萬伏高壓線,施工期間要保證西四環中原路路口不封路不斷行,不對南水北調水產生污染等,同時考慮到工期及工藝要求等,最終該橋梁確定為原位拼裝+懸臂拼裝的施工工藝,也成為目前國內首座塔、梁、索同步施工的單體斜拉橋。
此外河南商報記者還了解到,鄭州市西四環奧體大橋合龍后,接下來將進行橋面附屬、亮化等施工,預計2019年8月中旬全橋達到通車條件,屆時鄭州市民可一睹該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