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已經收官,河南的“年中報”成績如何?
7月18日,省統計局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24203.80億元,增長7.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這些經濟數據背后,暗含了哪些經濟規律?能否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預判出全年的經濟發展狀況?
GDP
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24203.80億元,增長7.7%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全省上下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全省上半年經濟發展扎實推進。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24203.80億元,增長7.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解讀:
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富祿稱,年初時,預計2019年河南全年GDP增速在7%~7.5%,這個增速其實是比較低的。
張富祿同時認為,今年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7.9%、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7.7%,這兩個增速,和省委省政府今年以來推出了一些針對性的高質量發展舉措有很大關系。
河南上半年的經濟發展,都有哪些積極因素?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袁金星認為,積極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在農業方面,河南夏糧總產量再次居全國第一;工業方面,減稅降費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服務業方面,“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模式與傳統領域加速融合,網購、快遞、移動支付等線上消費快速增長。
工業
九成行業保持增長,河南工業發展好于去年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8.5%,集體控股企業增長2.1%,股份制企業增長8.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0%。
40個行業大類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
解讀: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是不是說明河南的工業在全國來說,發展較好?
張富祿說,從某種程度上看,今年以來,河南的工業確實發展得比全國很多地方要稍微好一些,比去年河南工業的發展也要好。
至于原因,張富祿認為,這和今年環保上不再“一刀切”有很大關系,和安鋼等一些大企業的環保投資這兩年見效也有一定關系。
40個行業大類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哪些行業今年得到了大發展?對此,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唐海峰認為,在我省食品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兩大主導產業中,有很多行業的增速都超過了10%。
房地產
開發商拿地面積下降超兩成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下降10.1%。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89.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1.5%,土地成交價款159.80億元,下降7.1%。
解讀:
梳理往日數據發現,今年一季度時,全省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增速一度增至24.5%,但今年上半年卻同比下降21.5%,處于2018年以來的最低點。
張富祿認為,開發商拿地面積下降超兩成,和全國范圍內的環保治理有一定關系。環保治理除了對工業企業有約束,其實對房地產行業約束更大一些,而且這是一種硬約束,這會導致大家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降低,從而影響了開發商拿地。
收入
我省居民收入增速跑贏了GDP增速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45.1元,增長8.6%。
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6.7元,增長8.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7.6元,增長7.2%。
解讀:
河南人的收入持續增長,但和全國其他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江西為17401元、山東為16159元、內蒙古為14548元、陜西為12272元。唐海峰表示,近年來,雖然我省的城鎮化率快速提高,但農村低收入人群所占比重相對比較大。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和脫貧攻堅的持續推進,會逐步消減低收入人群數量并提升收入水平。事實上,我省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縮小,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已經進入較快的上升通道。
服務業
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和工業發展有一定關系
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46.0%,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別提高1.7、0.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5.9%,高于工業0.9個百分點。
解讀:
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服務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9.3%。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為什么服務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在下降?張富祿稱,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是大趨勢。但服務業增加值對于GDP增長的貢獻率下降,是經濟學上早就發現的一個規律。“三產的貢獻率、技術創新的程度和二產沒法比。三產要想發展,必須得和二產相結合。一定要重視二者的融合,建立一種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張富祿稱。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吳軍編輯:編輯 華麗娟 實習編輯 馬千惠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