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河南商報記者跟隨“精神的力量·新時代之魂”媒體采訪團,來到“美麗鄉村”西姜寨村。“曾經的西姜寨村不是這樣,現在村容村貌發生大變化,很多出去工作的年輕人,又返鄉創業了。”當地相關負責人說。
廢舊農家院變成“美麗庭院”
西姜寨以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傳統農業。為了帶動經濟發展,村里從村容村貌整頓入手,將一座傳統的農村村莊,變成了全村處處是旅游景點的美麗鄉村。
剛進村,白玉河穿橋而過。之前的白玉河是一條廢棄的河流,經過改造打通之后,成了村莊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再往村里走,幾座新改造的精品民宿,成了游客們落腳地。
“我們把村民空置、廢舊的農家院統一收集后,進行改造裝修,依托鄉村的田園風格,加入時尚簡約的家居布置,目前已經建成并正常營業了4戶。”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村里共收儲院落26戶,正在改造5戶,接待目標既有企業團建,也有家庭出游。
所有的民宿管家經統一培訓后上崗,既帶動了當地就業,也拉長了旅游產業鏈,同時,還為“美麗鄉村”增添了“美麗庭院”。
在其中一家精品民宿中,墻上懸掛的價目表顯示,根據房型、淡旺季不同,一晚住宿價格在300多元/間~700多元/間。
據介紹,這些民宿和村民簽訂了租賃協議,租期為20年,每年保底租金為1萬元,20年后,房屋無償退還給村民,或者根據村民意見繼續簽約合作。
“我們還有另一種’美麗庭院’模式。”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就是村里一些村民正在居住的房屋,將其中閑置的房間在保留農家原本風貌的同時加以一定提升,游客可以直接住在農家里,和農戶一起住、一起吃,真正體驗農家生活。
“來這里,就可以滿足市民住民宿、享美食、沐民俗的愿望,形成一個‘城五農二’的生活模式,滿足市民的田園夢。”當地相關負責人說。
“出去工作的年輕人,又回來了”
曾經缺少產業帶動、基本只有傳統農業的西姜寨村,也和很多鄉村一樣,年輕人大多都外出務工,或者外出求學后留在求學的城市。
“現在,不少年輕人陸續回來了,就是看到西姜寨村變得越來越漂亮,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當地相關負責人說,2017年4月,村里成立了青創基地,從村里選出一批懂經濟、懂經營、懂農業的年輕人,從事農產品的開發、運營、推廣,不少年輕人也加入返鄉創業的隊伍。目前,團隊已經從最初的9人發展到現在30多人。年輕的團隊創新思路,通過多種模式、銷路,使當地的農產品走出去。
在大宏青創農產品體驗中心,展示著當地出產的優質花生、蜂蜜、雞蛋、大蒜等農產品,其中的西姜寨五香炒花生,更是這里的“招牌”。
據介紹,西姜寨五香炒花生,加入了傳統配方的10多種五香大料,經過20多個小時腌制之后,再翻炒而成。由于其傳統的炒制方法以及花生產地的獨特地理位置,在電商等平臺上成了熱銷產品。
編輯:編輯吉倩倩 實習編輯馬千惠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