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李恒 通訊員 郭佳星 王永波
深夜,熱鬧了一天的城市恢復了寧靜,夜幕籠罩下的鄭州一片靜謐祥和。
“刷刷刷……”一片掃地聲傳來。凌晨4點,在鄭州市康復后街,二七區環衛總公司第二清掃分公司的曾振義和同事們已經開工。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鄭州嗎?他們每天都見
“我們要趕在6點之前完成‘大掃’,保證市民出行前,路面全部打掃干凈。”62歲的曾振義和工友推著手推車,一邊清掃路上的垃圾,一邊收集其他環衛工人清掃成堆的垃圾。作為班長,掃地的同時不忘提醒班組人員提高清掃質量。
“俺也說不出來啥大道理,就知道干好活兒就行,道路干凈了、環境好了,咱老百姓出行辦事心情不也好了嗎?”當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曾振義時,他擦擦臉上的汗,笑呵呵地說。
二七區城管局環衛總公司負責人介紹,每天凌晨開始,環衛總公司上午班的1500多名環衛工人,各類機械化保潔車陸續開始上路,全區257條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清掃保潔開始新一天的維護,機械化吸塵、洗掃、沖刷、灑水降塵工作及27座垃圾中轉站日產千余噸居民生活垃圾開始新一天的運轉。
“連日來,隨著環衛工清掃頻率的上升,生活的周邊環境“顏值”不斷被刷新,曾經的‘臟亂差’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煥然一新的社區、道路環境。城市在發展,社會在提升,擁有常態化的整潔環境,才真正符合鄭州的‘國際范’。”家住二七區的居民李先生激動地說。
“人停機械不停”, 24小時全天清掃保潔
中午1:30,環衛工人閆志強剛丟下飯碗便跳上環衛多功能洗掃車,開始機械化清掃道路垃圾。閆志強說,他和下午班的工友們6工作區域有340余萬平方米,充分發揮了機械化作業優勢,達到道路清掃干凈、整潔、及時。
“現在,我們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二七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每天上路機械化作業車輛200余臺,3臺深度保潔車對轄區重點道路進行深度洗掃作業,利用其特有的超強剝離與清除能力,確保作業后的道路黑明干凈,污染物完全清除,無殘留。25臺多功能小掃車利用其車身小、低速行駛高速清掃的特點對主次干道輔路進行清掃保潔,作業過后道路浮土、雜物、垃圾一掃而凈。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凌晨1時30分至凌晨6時30分,二七區所有保潔車輛充分利用夜間人流量、車流量較少的時間段對主次干道不同道路采取梯形作業方式進行機掃保潔作業,高壓沖洗車在前洗掃車在后收水洗掃,車輛聯合作業、協同配合,對道路進行徹底地沖洗作業,做到道牙無塵、路見本色。快速路、主次干道推廣機械化作業與人工清掃保潔合理配合,以機械化作業為主,人工清掃保潔輔助的作業模式。加大道路吸塵、機械化洗掃、灑水降塵頻次,延長機械化作業時間充分發揮機械化作用,逐步提高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機械化清掃率,全方位抑制道路揚塵。
同時,二七區結合道路實際情況,“全天候”合理調配環境清掃保潔人員、車輛,科學制定清掃保潔班次,提高保潔速度,縮短保潔周期。堅持人機配合,交替作業,做到“人停機械不停”,達到24小時全天候持續開展清掃保潔作業。
“三個到位”扎實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
“精耕”城市衛生保潔,收到的是市民的一致點贊。退休職工李女士說,從未見過自己生活的城市如此用心、用情、細致入微,走在大街小巷,看著一天天靚麗干凈的城市環境,收獲更多的是美美地好心情。
自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二七區環衛總公司按照區委區政府整體工作部署,按照區城管局工作安排,堅持思想重視、方案措施以及督導考核“三個到位”,樹牢“一盤棋”思想,注重團結協作、共擔責任,扎實推進綜合整治提升工作。
“精耕”城市衛生保潔,收到的是市民的一致點贊。退休職工李女士說,從未見過自己生活的城市如此用心、用情、細致入微,走在大街小巷,看著一天天靚麗干凈的城市環境,收獲更多的是美美的好心情。
二七區城市管理局環衛總公司負責人表示,在保持城市潔凈的基礎上,還將加大衛生保潔覆蓋面,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全覆蓋作業范圍。定期開展衛生死角清理,及時清除城市“頑疾”,定時收集沿街門店和清掃垃圾,做到垃圾不落地、不遺漏、不在路邊堆放,全覆蓋做好衛生保潔工作。通過精細保潔,創新保潔,深度保潔,立體作業的工作方式,為二七轄區市民營造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城區環境。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