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留言要態度誠懇、嚴謹周到;嚴禁購買“粉絲”等數據造假行為;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相關機構具體承擔政務新媒體日常運維工作……
8月6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我省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開出了“藥方”。
【目標】
2022年,建成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政務新媒體體系
有了什么疑問,動動手指尋找答案,已成為當下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也正因如此,建設利企便民的“指尖上的網上政府”尤為重要。
其實,早在去年1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類似“意見”,提出到2022年,形成全國政務新媒體規范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新格局。此后,山東、貴州、四川、廣東等多個省份,都相繼發布了相關舉措。
河南政務新媒體未來咋發展?我省定下“小目標”。
到2022年,建成以河南政府網政務新媒體為龍頭,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政務新媒體體系,全面提升政務新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建設更加權威的信息發布和解讀回應平臺、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動和辦事服務平臺,形成全省政務新媒體規范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新格局。
【職責】
省政府辦公廳是全省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
目標有了,誰來落實?明確責任很重要。
《通知》明確,省政府辦公廳是全省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辦公室是本地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省政府各部門辦公室或指定的專門處室是本部門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
主管單位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政務新媒體工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新媒體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按照“誰開設、誰主辦”的原則確定,履行政務新媒體的規劃建設、組織保障、健康發展、安全管理等職責。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還規定,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相關機構具體承擔政務新媒體日常運維工作。
各級政務新媒體按照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接受宣傳、網信部門的有關業務統籌指導和宏觀管理。
【建設】
A、一個單位在同一平臺原則上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
政務新媒體怎么建設?我省提出,首先要規范政務新媒體開設程序。
市、縣級政府和省政府部門要開設政務新媒體;縣級政府部門及鄉鎮(街道)原則上不單獨開設政務新媒體,確因工作需要的,可按程序向本地主管單位報備后開設。
政務新媒體名稱應簡潔規范,與主辦單位工作職責相關聯,并在公開認證信息中標明主辦單位名稱。
主辦單位在不同平臺上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名稱原則上應保持一致,嚴禁以個人名義開設政務新媒體。一個單位在同一平臺原則上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鼓勵在網民集聚的新平臺開設政務新媒體。
B、運維能力差、利用率低等政務新媒體,10月底年要完成整合
另一方面,《通知》提出,認真開展整合備案工作。對運維能力差、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務新媒體要清理整合,對存在不發聲、亂發聲、更新慢、回復敷衍、功能無法使用、言論不當等問題的要及時整改,對確屬無力維護的要堅決關停。各地、各部門要于2019年10月31日前完成整合、整改和關停工作。
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務新媒體分級備案制度,政府部門向同級政務新媒體主管單位備案,政府向上一級政務新媒體主管單位備案。省政府辦公廳負責開發全省統一的政務新媒體管理系統,各地、各部門要于2019年9月30日前登錄管理系統核準已上報省政府辦公廳的政務新媒體基本信息。
C、“兩微一端”每周更新不少于3次,其他政務新媒體至少每周更新一次
在發布審核方面,《通知》規定,落實內容發布審核制度。堅持分級分類審核、先審后發,明確審核主體、審核流程。
規范轉載和發布工作,政務新媒體原則上只轉載黨委和政府網站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稿源單位發布的信息;不得擅自發布代表個人觀點、意見及情緒的言論,不得刊登商業廣告或鏈接商業廣告頁面,不得發布違反法律法規的信息。在不同平臺發布的信息應保持一致。
此外,指定專人專崗負責政務信息收集、采編、發布工作,提高政務信息發布質量。建立原創激勵機制,加大信息采編力度,提高原創信息比例。主辦單位要建立網絡內容巡查制度,定期開展巡視檢查,做好巡查記錄,確保信息更新及時、內容準確權威。強化信息更新,各地、各部門開設的“兩微一端”每周更新不少于3次,其他政務新媒體每周至少更新1次。
【優化】
回復留言要依法依規、態度誠懇、嚴謹周到
政務新媒體除了政策發布、解讀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服務居民。
《通知》要求,要堅持把政務新媒體作為突發事件信息發布和政務輿情回應、引導的重要平臺,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作出權威正面回應,闡明政策,解疑釋惑。
還規定,認真做好公眾留言審看發布、處理反饋工作,回復留言要依法依規、態度誠懇、嚴謹周到。依托現有政務服務網完善服務功能,實現用戶統一、業務協同、數據同源、服務同根、一次認證、一網通辦。積極推動民生事項“掌上辦”,開發微信小程序,提供辦事平臺移動端適配版,擴大受眾范圍,提升服務效果。
【保障】
省、市、縣級政府每季度對本地政務新媒體抽查比例不低于50%
網絡時代,數字安全十分重要。我省提出,加強對賬號密碼的安全管理,提高密碼強度,防范密碼破譯風險。強化政務新媒體用戶信息安全保護,嚴禁違法獲取超過服務需求的個人信息,嚴禁公開涉嫌損害用戶權益的內容。
還要求,嚴禁購買“粉絲”等數據造假行為,不得強制或變相要求群眾將下載使用和關注本單位政務新媒體作為辦事服務的前置條件。建立政務新媒體抽查制度,省、市、縣級政府每季度對本地政務新媒體抽查比例不低于50%,要做到全年全覆蓋,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要將抽查和整改落實情況于下季度首月10日前向省政府辦公廳報告,同時在政府網站上公開。
在保障措施方面,《通知》提出,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提供必要經費保障,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各級政務新媒體主管單位每年要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培訓,確保到2021年對所有政務新媒體工作人員輪訓一遍。各地、各部門要將政務新媒體工作情況列入年度績效考核評價范圍,制定考核評價辦法。省政府辦公廳每季度對全省政務新媒體運行情況進行抽查,每年度對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進行考核和第三方評估,抽查、考核和評估結果公開通報。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