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豫發集團·第三屆中原批發商大會重磅啟幕,2000余名中原批發商老板共赴盛會。鄭州天地麗笙酒店能容納上千人的宴會大廳里,全天候座無虛席,圍繞“致敬商貿物流風云70年”的主題,多名中原商貿物流行業大咖、知名專家學者等進行多輪跨界交流,共同研討新時代商貿物流行業大勢。
在豫發集團·第三屆中原批發商大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作了主題演講,并于會后接受河南商報記者專訪。對于批發零售行業的發展,劉元春在受訪時表示,看好批發零售行業的前景。他認為,即使在去中間化的當下,批發零售行業“中間商”仍然具有特殊優勢,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受平臺經濟、網絡銷售等沖擊,批發零售行業應從多個方面進行革命性調整。
1.河南商報:在全球經濟步入低迷期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看待批發零售行業?
劉元春:從中國消費升級加速的大環境來看,批發零售行業是中國經濟彈性、韌性的關鍵點,大消費、大市場決定了批發零售業不會太差。特別是今年1~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4%,還是很不錯的,這是我們判斷的一個最基本的點。
2.河南商報:作為生產、消費的中間環節,在價格更趨透明、去中間化的當下,批發零售行業會消失嗎?
劉元春:不可能。“中間商”有其集成優勢、平臺優勢,同時也有信息匹配優勢。雖然物聯網、大數據可能使直銷模式大幅度增長,但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同時,“中間商”提供的服務不是簡單的商品的物理空間的變化,它也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同時可以利用大數據、物聯網讓其產生平臺效應。
此外,“中間商”對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作用是不會消失的,只是說它如何通過中間環節的把握來賦予流通環節更多的功能,使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規模化生產和定制化生產有更好的匹配。
3.河南商報:對于批發零售行業的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劉元春:目前平臺經濟、網絡銷售等一些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非常迅猛,1~6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了21.6%,并且觸及范圍由原來的大中型城市擴大至三、四線城市及農村,這對批發零售業會產生一系列的轉型沖擊。
這要求批發零售企業必須要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下足功夫,真正在經營理念、盈利模式、組織方式等方面進行革命性調整。
4.河南商報:鄭州當前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您怎么看鄭州的發展?
劉元春:鄭州區位優勢明顯,鄭州所在的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資源和市場深度都很不錯。
鄭州可能在創新方面存在問題,創新必須有高水平大學做支撐,這樣才會形成創新文化、創新人才、創新理念的集散地和平臺。二是觀念的更新,要進一步開放、提升發展理念。這里面,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點:高新技術人才的儲備,具有現代化、開放型的企業管理人才和創新理念,要有進一步的突破。
目前,包括鄭州在內的中部地區及周邊的西安、成都等城市競爭漸趨白熱化,第二層級城市以創新驅動為主體的競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格局。這就要求鄭州必須與這幾個城市進行對標,在人才儲備、平臺建設、戰略理念上要有針對性地調整。目前看來,鄭州和這幾個城市比,大學不占優勢,一些高端創新型企業的集聚度還不夠。鄭州要有趕超意識和不拘一格的超常手段。
編輯:華麗娟 實習編輯 王紅春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