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不到梨大量上市的季節,但位于洛陽市孟津縣孟扣路沿線的孟津梨主產區,“梨市”已悄然熱起來。
8月20日,河南商報記者在孟津縣看到,表皮金黃的早熟梨,已經擺到了臨路的梨園門口,吸引了不少過往游客停車購買。
據當地梨農介紹,本月底孟津梨將大量上市,而因為天氣等原因,今年梨的產量或比去年每畝增加千余斤。
為了擴大孟津梨的銷路,近年來當地通過舉辦梨花節、采摘節、品牌建設、建立合作社、打造主題公園等方式,擴大了孟津梨的品牌影響,確保梨農增產又增收。
圖說:孟津梨漸次成熟
【1】萬畝孟津梨月底上市,畝產或增千余斤
孟津梨有著近2000年的種植歷史,曾為歷代“皇家貢品”,有“洛陽金桔”的美譽。位于該縣東部的會盟鎮,是孟津梨的原產地、主產區。經過近30年的發展,僅該鎮孟津梨的種植面積超過萬畝。
梨農徐翠玲的梨園,位于孟津梨主產區孟津梨主題公園東側約500米的邙山半山坡上。這片面積不到10畝的梨園,在徐翠玲20余年的努力下,不僅成了她家的“搖錢樹”,還是孟津梨種植的示范園。
穿梭于這片梨園發現,整片梨園枝繁葉茂、果實累累,與其他梨園不一樣的是,這里的梨樹下是耙子耙過的松軟土壤,鮮見有雜草生長。
“這樣不僅看著美觀,還有利于保墑保肥。”正給壓彎枝頭的梨樹撐支撐桿的徐翠玲說,而且再過十來天,梨就成熟了,她要以最好的環境迎接游客前來采摘。
而說起今年孟津梨的產量,孟津縣會盟鎮鐵爐村支部書記、有著近30年梨樹種植經驗的臧正祥說,今年梨樹開花的時候,天氣好有利于授粉,再加上前期天氣略旱蟲害小,后期雨水相對充足,今年的梨不僅品相好,且是個豐年,“大伙兒預測,一畝地產量平均要比去年多個一千斤。”
圖說:月底前孟津梨大量上市
【2】重品牌打造,孟津梨產值超億元
盡管離孟津梨大量成熟,還有10來天時間,但早已有梨販和超市的采購人員,前往當地收梨。而對于這種情況,臧正祥并不看好。他說:“他們現在收的梨,都是超市做促銷用的,梨還沒徹底成熟,品質、口感都不算很好,現在大量收購銷售會影響孟津梨的品牌。”
重視品牌打造,也是當地發展孟津梨產業的努力方向。“前些年,因為品牌不夠響亮,孟津梨一度出現滯銷,制約了孟津梨走向高端市場。”孟津縣會盟鎮黨委書記孫永偉介紹,近年來,當地一方面聘請果樹專家指導梨農生產,引進優質高產梨新品種,提升孟津梨的品質,一方面通過注冊“孟津梨”品牌商標,創省市名優產品稱號,申報國家地理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增強梨農品牌保護意識,提高孟津梨品牌的知名度,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目前,孟津梨已擁有早、中、晚高產梨品種30余個,并實現了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年產優質果品4500萬公斤,產值達1億多元。
圖說:孟津梨次第成熟
【3】延長鏈條,多渠道促梨農增收
從2013年開始,當地陸續辦起了孟津梨花節和采摘節,通過組織品梨大賽、梨王評選等活動,使孟津梨文化為更多人所知。
有的梨農,還通過活動舉辦與客商和游客簽訂了產前訂單,實現了提前銷售。徐翠玲就是其中的一位。每年通過梨花節,她家的梨樹被部分認養購買;通過采摘節活動,基本實現了全部銷售。
而隨著孟津梨知名度的提升,孟津梨種植銷售的專業合作社也逐漸興盛起來,初步形成了“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鏈條。
孟苑山村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家。“我們與電商平臺和外地客商實現了產品對接,每年銷售孟津梨達500萬公斤。”兼任合作社理事長的臧正祥說,通過合作社,孟津梨已遠銷廣州、湖北、江蘇、甘肅等省市,產品價格得到了提升,產品形象得到宣傳,群眾收入得到了增加,也極大地拓展了農產品市場。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完善和拉長產業鏈,延伸梨區上下游產業,當地還依托萬畝孟津梨產業帶,打造了孟津梨主題公園,修建了上山棧道、亭臺、景區道路、滑草場等設施,發展了農家餐館、梨園茶座等產業,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來旅游觀光,為孟津梨生態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圖說:早熟孟津梨品種
編輯:吉倩倩 實習編輯:劉夢鴿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