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劉康華 李韶軍 高歌
“種植青貯玉米一畝地能收入900元左右,既省時又省力,一個電話合作社的機器就到地里了,收完直接拉奶牛場,就可以查錢了……”9月16日,平頂山市寶豐縣石橋鎮高皇廟村的種植大戶范新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兩年他家種植青貯玉米嘗到了甜頭,明年還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什么是青貯玉米?與普通玉米有什么不同?
知識點:與普通玉米不同的青貯玉米可以做飼料
青貯玉米是指適宜收獲期內收獲包括果穗在內的地上全部綠色植株,并經切碎、加工,并適宜用青貯發酵的方法來制作青貯飼料以飼喂牛、羊等為主的草食牲畜的一種玉米。與普通玉米相比,青貯玉米具有生物產量高,纖維品質好,持綠性好、干物質和水分含量適宜用厭氧發酵的方法進行封閉青貯的特點。
種植青貯玉米,需要大量的牛、羊等草食性牲畜,一般來說,草原周邊發展青貯玉米的農戶更多一些。石橋鎮位于我省平頂山市的寶豐縣,具備這樣的優勢嗎?
熟悉石橋鎮的人都知道,這個鎮地處平原,半丘陵,水利條件優越,農業技術先進,素有寶豐縣的“糧倉”之稱。2018年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
“因為水力資源好,石橋鎮2018年牛出欄2544頭;生豬出欄55732頭;羊出欄14360只;禽類出欄15.43萬羽。”寶豐縣政府相關負責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如今,該鎮擁有千頭奶牛場3家,每年需青貯全株玉米15000噸。石橋鎮可謂是寶豐縣的“畜牧業大鎮”,對飼料的需求也非常大。
正是有如此大的市場需求,農戶才有積極的種植動力,脫貧也就指日可待。“俺打一個電話,合作社的機器就到地里了,一天一夜這300畝玉米就青貯完了。拉到奶牛場,現場清算,土地騰出來的早,還不耽誤種其他作物。”范新勇說,這兩年,他家嘗到了種植青貯玉米的甜頭,沒想到不能讓人食用的青貯玉米,居然也能讓他走上脫貧之路。
優勢點:種青貯玉米既省時又省力,還能解決秸稈處理難的問題
“通過綜合利用,不少農戶家都開始發展青貯玉米。”平頂山市寶豐縣石橋鎮黨委書記文勝偉說,石橋鎮也是看到了這一趨勢,就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生產。
“在發展前期,縣政府相關負責部門帶領著部分農戶成為種植大戶,再讓種植大戶帶動貧困戶,通過傳、幫、帶等一系列措施,實現全鎮脫貧。”文勝偉說,讓農戶們看到效益、嘗到甜頭,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貧困戶主動脫貧。截止到9月15日,石橋鎮已青貯玉米1.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6000余畝。
“近段時間,石橋鎮三個農機合作社8臺青貯機、30余臺運輸車輛日夜不停往三個奶牛場運送粉碎后的青貯飼料。”文勝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推廣利用秸稈青貯新技術,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帶來了新動力,有效地解決了秸稈處理難的問題。
秸稈綜合利用有五大新機遇,其中之一就是秸稈青貯將持續發展。石橋鎮借助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秸稈綜合利用之路,撬動了產業扶貧的發展,不僅幫助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還解決了秸稈處置難的問題,取得了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明年石橋鎮將充分發揮優勢,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擴大種植規模,在謀劃扶貧產業的同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扶貧工作的重點,在選擇扶貧產業項目時,把環境建設與生態發展相結合,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文勝偉表示。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