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科幻電影中,都曾出現過自動駕駛汽車的畫面。河南的一家客車企業,讓曾經的夢想變為現實,實現了國人自動駕駛的愿望。?宇通客車作為河南制造業的領軍企業,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順勢變革,在科技革命的大勢下堅持創新,推出了自動駕駛巴士等多項國內外領先的產品,成就了“河南制造”的樣本企業。
宇通客車成為全球自動駕駛客車領域的領先者
如今,宇通每年的研發費用保持在營業收入的3%-5%,并且建立了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
宇通在科研上的巨大投入,不斷開花結果。2019年5月17日,河南“智慧島5G智能公交”項目落地,4輛宇通L4級自動駕駛巴士開始在智慧島開放公交道路試運行。
宇通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巴士——“小宇”一亮相就給人們帶來了驚喜。它不僅會說話、唱歌,還能實現路口通行、精確進站、車路協同、超車、會車、換道、跟車等眾多功能。
雖然世界上不少客車廠家都在自動駕駛客車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小宇”在場景適應能力、動態規劃能力、運行平順性、人工干預頻次等方面都令世界矚目。
如今,宇通自動駕駛巴士在智慧島上已經安全運行超過1萬公里,再次成為全球自動駕駛客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出版的白皮書指出,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力量正在崛起。
科技創新,助力宇通成河南制造的“宇通樣本”
布局當下,著眼未來。2019年,宇通與華為達成一致,將利用華為的高性能計算芯片及相關應用技術為計算平臺再“賦能”,助力宇通自動駕駛巴士運行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宇通客車智能網聯研究院副院長彭能嶺表示:“接下來,宇通將聯合華為,繼續深化客車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研發與應用,并希望能夠聯合行業內資源,構建行業新生態,建立產業新格局。”
此外,在新能源領域,宇通掌握新能源“三電”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睿控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2019年8月底,宇通成功交付第12萬輛新能源客車,標志著中國新能源客車進入更加成熟的“新時代”。
回顧宇通多年來的發展史可以看出,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用心的服務,成就了其“國民客車品牌”的地位。而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則是其發展壯大、走向廣闊舞臺的源動力。
風雨兼程70載,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將會走得更遠,以宇通為代表的本土品牌,也將繼續積極投身科技創新浪潮,成為河南制造業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回顧宇通發展史1:一路暢通的民族品牌
新中國成立之初,落后的交通運輸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宇通的前身——河南省交通廳鄭州客車修配廠于1963年成立,同年便成功試制了河南省首輛JT660型長途客車。
上世紀90年代初,宇通抓住長途客運需求爆發的機會,推出了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臥鋪客車,開啟長途客運新時代,有力地支撐了國家解決老百姓的出行難題。
隨后,宇通抓住國企股份制改革機遇,先是1993年率先在行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引入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緊接著1997年A股上市,成為客車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并在1999年進行企業改制。
這幾次變革,推動宇通駛入發展快車道。宇通依靠上市融資建成了占地1700畝、亞洲規模最大的新客車生產基地,并于1998年正式啟用,當年就將產銷量提升至4700臺,迅速成長為國內客車行業領軍品牌。
2003年,宇通首次實現銷量登頂,持續至今。一系列成績的取得,也更加堅定了宇通在創新、科研道路上的勇氣和勁頭。
回顧宇通發展史2:宇通牌自動駕駛大事記
宇通客車早在2013年就已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在這一新興產業中占據了絕對領先的技術優勢。
2015年,宇通完成第一代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并在“鄭開大道”上完成了全球首例自動駕駛客車開放道路試運行。
2016年,宇通開始研發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并在北京的開放道路上完成了超過100天的可靠性路試。
2017年,宇通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成立智能網聯研究院,進一步擴大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其團隊總人數近400人,其中博士16人,碩士近80人。
2018年,宇通客車在上海召開“2018年新能源全系產品發布會”,展示了基于第三代自動駕駛系統的10米客車園區通勤常態化示范運營。
2019年5月17日,河南“智慧島5G智能公交”項目落地,4輛宇通L4級自動駕駛巴士開始在智慧島開放公交道路試運行。
編輯:華麗娟 實習生 王紅春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