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號公路:激活全域旅游整盤 " 棋 "
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2016 年,國家旅游局正式提出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同年 11 月,國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國第二批 " 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 創建名單,常州溧陽市、金壇區、新北區、武進區上榜,自此,常州全面開啟了全域旅游新時代。
而在溧陽,一條公路穿城過,全域風光入畫來。全長 365 公里的溧陽一號公路,將溧陽市的田園、鄉村、景區和茶舍串成線、連成片,實現游客與當地優質山水資源、主要旅游景點的無縫對接,激活了溧陽全域旅游整盤 " 棋 "。

" 我是第一次來常州,也是第一次到溧陽。" 北京晚報副總編郭強表示,在看到溧陽一號公路之前只知道中國西部的天路,來到溧陽,實地參觀了神女湖驛站旁邊的一號公路后才知道,穿越鄉村的天路原來也可以這么美。
上海新聞晨報副總編秦川也有著同樣的感慨,他說,散布在溧陽鄉村的稻田、湖泊、山林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一號公路剛好把它們串成項鏈,綻放出奇異的光彩。

鄉村振興:小山村變成了風景區
" 這里的農村旅游景區差不多 "" 農村人回到家都不認得了 "…… 在溧陽市南渡鎮,舊縣村和慶豐村兩個小村莊的改變讓總編們嘖嘖稱贊。
據了解,作為溧陽第一個在平原地區建設的特色田園鄉村,南渡鎮慶豐村是溧陽實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探索。近年來,該村傾力打造 " 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 " 農旅項目。一期重點建設慶豐谷場等十八個農旅休閑體驗區域。如今的慶豐村,田埂溝壑整潔干凈,村民房前屋后還修建有整齊的鄉村小路,谷場上建有供農民和游客休憩的涼亭以及展示農耕文化的水車等設施。
在政府和企業的領跑下,慶豐村的環境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過去臟亂差的小村莊變成了環境優美的景區,這讓一大批從村莊走出去的大學生選擇回到了這里,在家鄉的土地上創業、奮斗。農業生產、文化創意等各方面人才的匯聚也加快了慶豐村的振興之路。

慶豐村只是溧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當地通過各具特色的產業規劃、村莊建設規劃、文化發展規劃等,繪就了 " 村強民富、景美人和 " 的美麗鄉村建設藍圖。
" 十幾年前,我還做一線記者的時候,曾經跟中國美術學院建筑系教授一起到農村考察,他當時跟我說,在互聯網時代,最適合居住的地方是農村。現在,他的話在溧陽實現了。" 浙江錢江晚報編委蔣夢樺說,交通等配套條件完善是農村成為宜居環境的必要條件。如今,溧陽在交通以及配套設施等硬件方面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條件,此外,地方政府也在努力推動鄉村振興,溧陽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溧陽:山水絕佳的 " 旅游天堂 "
" 三山一水六分田 " 的地貌造就了溧陽優美的生態環境,天目湖集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于一體,被譽為 " 江南明珠 "、" 綠色仙境 "。溧陽還擁有 7 個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220 余家旅游農莊,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森林旅游示范市等桂冠。
同時,溧陽擁有天目湖、南山竹海、龍潭林場等 3 個國家森林公園,天目湖、長蕩湖等 2 個國家濕地公園,是全國唯一擁有 2 個國家濕地公園的縣(市)。
溧陽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區,是中國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區內擁有天目湖山水園、南山竹海、御水溫泉、天目湖水世界和南山竹海古街等多項核心旅游產品,是華東一站式旅游休閑模式的典范。
吃在溧陽。溧陽的扎肝、烏米飯、雁來蕈等養生美食,被《舌尖上中國 2》廣泛宣傳。天目湖砂鍋魚頭、溧陽白茶更是享譽中外。溧陽憑借優質的山水資源和健康養生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的長壽美食名城。

常州:全力打造四大文旅品牌
常州以制造業聞名,并不具備發展旅游產業的山水資源。但常州人敢想敢干、善于創新,依托深厚的歷史積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堅實的基礎配套,打造了一批在華東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產品,比如," 無中生有 " 恐龍城、" 小題大作 " 天目湖、" 點土成金 " 古淹城、" 借題發揮 " 大佛塔、" 虛實結合 " 嬉戲谷、" 移花接木 " 鹽湖城、" 花好月圓 " 西太湖、" 人文薈萃 " 古運河等。

目前,常州共有 5A 級景區 3 家,4A 級景區 9 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1 家。今年上半年,常州接待國內游客 3156.69 萬人次,同比增長 8.54%,旅游總收入 478.65 億元,同比增長 11.2%,常州溧陽躋身全國自由行人氣旅游目的地 20 強。
當前,常州正圍繞打造近悅遠來高質量的 " 旅游明星城市 ",推動文化與旅游雙向融合,積極探索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載體,全力打造 " 文化名城、樂園之都、度假勝地、食美常州 " 四大品牌。 (現代快報記者 宋體佳 張敏/文 顧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