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報(記者 劉開銀 見習記者 胡威)上周,河南商報豫酒地理系列報道首站走進三門峽市,今天,“豫酒地理”的足跡又來到了洛陽。
晴朗的冬日,河南商報的記者循著酒香找到了“酒宗”,白墻灰瓦間三個火紅的大字“杜康村”格外矚目,兩個酒缸外間隔的一面白墻上,密密麻麻用黑字鐫刻著杜康美酒的起源和歷史。和別的地方傍古跡不同,杜康村這里是先有的村莊后有的酒。”數百米外,杜康美泉依舊潺潺,至今酒廠釀酒所需之水仍然取自于這里。
品牌整合 堅定復興之路

杜康村,位于洛陽市南50余公里,距汝陽縣城25公里處,處北緯33°49′至33°49′,東徑112°8′至112°28′之間,淺山丘陵地形,氣候為溫熱帶。《直隸汝州全志•伊陽(今汝陽縣)古跡》載:“杜康趴,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處,有杜水。”該志卷九又載:“杜水澗,城北五十里,因杜康造酒于此,故名”。杜康村的杜康廟里有一塊石碑,刻著蘇東坡的兩首詩,其中一首有“從此東坡室,不立杜康祠”名句。2012年,杜康村入選河南第5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杜康,是中國釀造秫酒的鼻祖。據戰國史書《世本》載:“辛女儀狄作酒醪以變五味,杜康造秫酒”。《北山酒經》中說,“杜康作秫酒,以善釀得名”。一代梟雄曹孟德的《短歌行》中的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更是為世人所銘記和傳誦。

據當地人的講述:“自從伊川杜康和汝陽杜康的合并后,酒的品質和市場變好了很多,這幾年杜康一直在踏踏實實做酒,今年新出的那個12區喝起來很不錯。”
“很多來這里參觀的人都以為是因為杜康的品牌才有了杜康村,其實不然,杜康村一直都有,正是因為有杜康村才有了杜康品牌。”一位杜康村的村民說道,杜康村的人,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對杜康都有著特殊的情懷,見到過杜康曾經的輝煌,因此希望杜康可以再次輝煌。
天賜良泉,添香千年佳釀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一蹉跎,便是幾十載光陰。其實,當年杜康酒在國際上的美譽度,是毫無爭議的中國白酒大哥大。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在宴會上表示“天下美酒,唯有杜康”,點名要喝杜康酒。于是周總理親自倡議“復興杜康,為國爭光。”杜康就此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杜康村造酒的傳統源遠流長,舊時村里幾乎家家釀酒,至今個別家庭還保有原來釀酒所用的煙囪和酒窖。而杜康村人與釀酒的結緣不僅僅有“杜康釀酒”的歷史。更有那令人嘆呼神奇的生態環境。民國以來,人們在杜康村先后發現了六處古釀酒作坊遺址,出土的古酒器有新石器時代的陶制酒器;夏商周三代的銅爵、銅尊等青銅酒器和明、清瓷質器酒等。

在杜康河不足兩百米的杜康泉里,有一種五彩鴛鴦蝦,倆倆相抱,蜷腰橫行,一旦離開杜康泉,就不再擁抱,繼而死掉。而且,這種蝦長大后會呈現出紅、白、褐、黑等5種不同顏色。生活在這一地段的鴨子,飲食皆是來自杜康泉,所產下的蛋均為桔紅色,且是雙黃蛋。
“生活在這里的人,喝了古泉之水不但可以長壽,還有極大的概率生下雙胞胎。”據杜康控股的工作人員介紹,全國雙胞胎出生的比例是千分之七,而在杜康村雙胞胎出生的比例竟高達千分之二十三。
秉承古法 期待重掌江湖

復興杜康不在一朝一夕,自2009年重組后的杜康一直在以匠心精神逐漸堅定復興的腳步。
近年來,杜康控股在“品質杜康、文化杜康、責任杜康”三大發展戰略的指引下,依托杜康生態釀酒工業園、杜康造酒遺址公園、杜康文化廣場、華夏第一窖、杜康風情小鎮等,打造了中國獨一無二的華夏酒文化傳承基地,2019年推動以“祭拜酒祖”私人訂制為特色的“酒廠體驗游”,游客突破10萬人次。
品質上,杜康酒深刻挖掘“古法手工釀造”,總結出“十六字秘法”:“玄武古泉、桑泥古窖、傳承古法、分區窖藏”。玄武古泉(即杜康泉),水質清澈,味甘質純,含有硒、鍶等40種有益微量元素;以優于國標的糯高粱、大米、小麥和天然杜康泉水為原料;古窖中的“紅泥”由千年古桑樹下的褐紅色細泥古桑培育而成,棲息著六百多種有益微生物;恪守釀酒古法,堅持用叉裝甑、泥窖固態低溫發酵、混蒸續糟、量質接酒;釀得原酒之后,根據不同窖區的特性,將之放置于“華夏第一窖”中的不同儲藏區窖藏。據介紹,杜康釀酒技藝傳承自1708年便有了明晰的譜系,到2007年2月入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已傳承至十八代。

2012年,杜康控股啟動了首屆酒祖杜康封壇大典,將秉承釀酒古法而成的原酒放置于華夏第一窖中實施陶壇儲藏,至今已封存超過5000壇噸裝陶壇好酒,是杜康控股“最有價值的資產”。

如今的杜康控股已是浴火重生,2018年榮獲豫酒五朵金花之一。2019年是杜康控股“蓄力”的一年,以“方寸間初心,咫尺遇匠心”的杜康控股正在逐步推動杜康回歸原有的品牌價值高度,為豫酒的全面轉型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