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圖像識別、大數據、智能決策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加速應用,農業生產正在實現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線上農業正在逐步成型,信息化在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5G已來,以兩個大國戰略制高點競爭的方式,強行切入公眾視野,這項高科技似乎“實力不允許其低調”,那么,5G又會為智慧農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解決數據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農業環境復雜多變,導致農業感知網絡的部署取電、取網成為約束條件,比如在動物健康檢測中,穿戴式傳感器周邊必須部署匯聚+中繼網關,從而實現與公網連接,多網關中間的拓撲結構交接,造成了網絡魯棒性的下降,且增加了技術和實施成本。5G網絡環境下,感知終端與公網單跳直連成為可能,從而極大簡化網絡結構,降低實施難度,提高數據采集的穩定性。
大數據基礎更加豐富
受成本等多重因素制約,現有網絡條件下,大尺度高分影像數據和1080P+數據的獲取密度較低。5G網絡環境下,數據饑餓狀態有望得到緩解,大尺度、高精度、高密度數據將驅動氣象、減災、保險等行業的快速變革,數據資產的價值得到更大發掘。
時空交互的距離感基本消除
5G技術低時延的特點,將為農業實時交互場景如農技服務診斷、體驗式消費、農業科技展示提供極大的想象空間,專家在桌面進行農業四情的實時精確研判將成為可能
算力分布更科學合理
受網絡條件的限制,邊緣計算過去幾年成為減輕中心算力負載、提高用戶感知度的主要解決思路,導致邊緣成本和邊緣算力的冗余下降,帶來邊緣智能的瓶頸。在5G網絡支持下,邊緣計算、節點計算、云計算、中心計算算力分布將基本擺脫網絡延時的掣肘,網絡節點能力將重構,從而實現面向業務需求的算力均衡。
在農業領域,網絡底座的變革將全面催化智慧農業的技術革新,以5G為硬核的新型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將陸續面世,而農機AI、體驗式消費等交互式、高通量、消費驅動的領域將率先形成市場切口,5G的智慧農業示范工程將陸續與我們見面,未來,5G與智慧農業應用將實現場景品類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