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認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抓好專項整治
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住房租賃市場處于培育發展階段,相對于住房購銷市場是短板。城鎮租房群眾約1.8億人,他們大多是收入不高、目前尚沒有條件買房的住房困難群眾,90%以上是進城務工人員和新就業大學生,需要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解決好這部分群眾的住房問題,讓他們居住更安心,是我們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但目前住房租賃領域還存在住房租賃中介機構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惡意克扣押金租金、違規收費、違規開展住房租金貸款業務、“黑中介”威脅恐嚇承租人等亂象,既擾亂了市場秩序,又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聚焦群眾在住房租賃領域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就是要從突出的問題著眼,從具體的工作抓起,集中力量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維護租房群眾利益,就是要解決租房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關切,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 重拳出擊,真刀真槍整治住房租賃市場亂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作為牽頭單位,抽調專人成立專班負責專項整治,建立部、省、市3級聯動工作機制和部與40個重點城市直聯工作機制,一級抓一級,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了溝通順暢、反應及時的聯動工作機制。根據開門搞整治工作要求,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開通投訴舉報專線,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工作臺賬,對群眾投訴舉報進行分類登記、認真調查、快速處理、及時反饋,重點典型案件緊盯不放,確保處置到位。為掌握真實情況,專門把租房群眾“請進來”進行座談,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漢等城市“走出去”進行督導調研。駐部紀檢監察組靠前監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的作用,推動專項整治取得實效。組織協調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紀檢監察力量,開展視頻遠程培訓教育,把專項整治的任務和要求傳達到基層一線,貫徹到“最后一公里”,上下貫通抓監督促落實。
專項整治期間,全國共排查住房租賃中介機構8萬多家,查處存在不規范行為的住房租賃中介機構1萬余家,通報違法違規案例8000余起,有效遏制住房租賃中介行業亂象,凈化住房租賃市場環境。各地對區域內從事住房租賃的機構和從業人員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建立臺賬,對住房租賃中介行為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理,補足基礎工作短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從各地查處的案件中,篩選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典型案例分批予以通報曝光,幫助群眾了解住房租賃過程中的“套路”和“陷阱”,對專項整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一些涉嫌犯罪的“黑中介”和人員,移送司法機關立案查處,對違規違法住房租賃中介機構形成有力震懾。相關行業協會組織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和網絡信息平臺,向社會公開作出“守法經營、誠信服務”承諾,行業自律作用明顯提升。新聞媒體及時跟進報道,加強正面引導,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
| 標本兼治,持續鞏固深化專項整治成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以此次專項整治為契機,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結合起來,既猛藥去疴、集中整治,又鞏固成果、根除病源,針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加強制度建設,建立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長效機制。
強化協同聯動機制。堅持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管、銀保監、網信等部門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間協調溝通,形成監管合力。堅持情況報告和通報制度,保持上下貫通。加強信息共享,及時掌握動態。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傾聽群眾呼聲。健全糾紛調處機制,及時化解住房租賃矛盾。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對違法違規行為實行聯合懲戒。
建立管理服務平臺。推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其他人口凈流入、租賃需求旺盛的城市,加快建立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完善住房租賃房源和市場主體基礎信息庫。加快實現租賃平臺與公安警務、綜合治理、社會信用等系統對接,全面推行租賃房源、租賃合同網簽備案制度,探索推行租賃備案與公共服務掛鉤,為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夯實管理基礎。
推進完善法規制度。推動出臺《住房租賃條例》,明確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則,為解決住房租賃市場中的突出問題提供法律依據。把專項整治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好,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從嚴格企業注冊管理、動態監管房源發布、規范住房租賃合同、公開租賃服務收費、建立糾紛調處機制等方面,出臺有效管用的政策措施。
增加租賃住房供給。總結推廣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經驗,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補齊住房租賃短板。加大租賃住房建設力度,增加小戶型、低租金租賃住房供給。挖掘市場潛力,積極盤活存量房屋用于住房租賃。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努力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
(原題:《大力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 作者王蒙徽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見習編輯 劉夢鴿 編輯 郭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