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食安封簽的調查問卷中,96.72%的消費者對“您是否支持‘食安封簽’這項措施?”表示了支持。然而,消費者支持、騎手雙手贊成、商家早已各出己力、平臺也在大力宣傳,可為什么這么久了,沒有見到太大的成效呢?
現象1:非強制性措施,大中型商家配合度高,小型商家考慮成本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新聞宣傳處處長楊鑫說,食安封簽其實是外賣平臺發起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監管部門,是非常鼓勵這種行為的,“但是它畢竟是由各外賣平臺發起的,是一種非法規的,且非強制性的行為,如果商家不去這樣做,也沒有什么懲罰措施。”
“其實,現在很多中大型商戶都有對餐品封口的意識,但是,部分小型商戶這方面的意識還相對薄弱。”一外賣平臺相關負責人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河南商報記者幾天來對商家的走訪中也發現,小型商家普遍反映,其送餐利潤低,也沒有專門對餐品的包裝上多下功夫。“我們小本生意,哪有那么多錢投在什么封簽包裝上。”一位經營早餐的外賣商家說。
一家餐飲店的外賣取餐處,店員在打包外賣商品。
而對于像麥當勞、德克士這類大型連鎖餐飲企業,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其早已具備“封簽意識”,只不過封簽的種類達不到統一。以麥當勞為例,河南商報記者點了一份外賣,發現盛放餐品的是一個敞口紙袋,麥當勞用一個印有其LOGO的貼簽將紙袋前后貼了起來,但是敞口處還是能將手伸進去,事實上,也沒有達到“食安封簽”的目的。
一家餐飲店的包裝盒上帶有食品安全封簽。
阿利茄汁面的一位店長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因為其主要經營帶湯的面食,所以對于包裝盒的要求也比較高:“現在用的這種盒子,蓋子都比較緊,如果中途被打開一定會有痕跡。”同時提到,公司已經有專門負責研發更密封、更先進的包裝,來保障送餐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現象2:封簽所需時間成本高、會降低出單速度
外賣商戶朱先生認為,他心目中最好的食安封簽,一定要具備“操作簡單、節約時間成本”的特點,如果平臺愿意免費提供封簽也是好事,但是:“問題就出在這里,再簡單的一個‘腰封’,當你的單量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再增加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哪怕增加一秒,都會直接影響一天的出單量。”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天三百單,最少會多出三百多秒,高峰期一共就一兩個小時,我多花這么多時間去粘貼腰封,這會無形中降低出單速度,而出單速度一旦達不到保證,你會想象到門口站著幾十個騎手的樣子,我們都經歷過。”這也是之后他不選擇腰封作為食安封簽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幾年,朱先生對餐品進行封裝上采用了許多辦法:用訂書機釘、熱封機在餐品上覆蓋貼膜等等。
一家餐飲店在打包外賣商品。
在對餐品包裝上持續動腦筋的還有麥禾輕食的郭先生,他認為,“封簽”可以作為一個“安全概念”,商家應該從形式上進行改良和突破:“目前大多數封簽還是膠紙,還是不夠環保。最根本的還是包裝盒的設計,能有個類似安全鎖的設計。”
用訂書機訂住的外賣袋。
他向河南商報介紹,據他了解,鄭州市一家粥店在進行外賣配送時,湯碗選用的就是具有不可逆的,類似“安全鎖”的塑料蓋,如果餐品在配送過程中被打開,消費者一看便知。
河南商報記者找到了這家粥店。“我們從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使用新的包裝盒了。”該粥店的經理對記者說:“有點類似礦泉水瓶,這個蓋子非常緊,基本不會漏,如果中途被打開,一眼就能看出來。”
如何繼續推廣:平臺目前免費發放,應進一步加大宣傳
“餓了么平臺發放的‘食安封簽’,樣式是統一的。”不過,目前申請使用餓了么食安封簽的商家比例有多少,餓了么外賣沒有作出回應。
“目前,美團外賣先期投放的食安封簽由美團外賣統一印制、發放給商戶用于餐品打包,不會增加商戶和消費者的負擔。”美團外賣回應,“考慮到封簽數量有限,食安封簽將優先發放給訂單量較大的活躍商戶。后期,我們也鼓勵商戶自主印制一些食安封簽,使封簽的使用長期化。目前,不少商戶在美團的發起下,表示也愿意在后期餐品中加大封簽的投入,此舉可以大大降低食品安全風險,讓商戶安心經營,減少用戶對商戶投訴。”
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處工作人員張偉還提出,“如果封簽由各平臺進行統一的制作和發放,牽扯到一個實際投放問題:商家怎么領,平臺如何送?”
他向河南商報記者解釋,加入到各平臺的商戶太多,并不好進行封簽的統一發放和領取,這其中會牽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些都是平臺方應該考慮到的具體問題。
而一旦有商家愿意主動去做,對商家品牌也是一種維護和宣傳:“如果消費者在選購餐品時看到商家有明廚亮灶、或者食安封簽的措施,那么信賴度多少會提升,也可能促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如果由商戶自己去做封簽,對于一些中小型商戶來講,他們可能會認為,加不加這個封簽可能不會太影響到店鋪銷量,再算一算制作封簽的成本,可能最后還會選擇不做。”張偉加了一句:“關鍵還是對于食安封簽的宣傳不夠高。”
美團外賣提到:“在小型商戶的普及上需要平臺、政府和行業協會共同努力推廣普及,美團外賣會前期先給予免費發放提高這些商戶的使用意識。我們將全力推廣平臺入駐商家使用食安封簽,共同推進食安封簽的普及與使用。”
聲音:希望“食安封簽”成為真正的好事
“據我所知,外賣平臺現在都有自己的商城。”商戶朱先生說:“現在我們擔心出現一種局面,前期對這個(食安封簽)進行免費發放,后期就開始強制商家必須要買,如果這樣,那么對商家來講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這樣的話,那么‘食安封簽’的事件本身就增加了許多功利性。”朱先生進一步補充。
但天下不可能永遠有白吃的午餐。朱先生認為,如果以后封簽要進行收費,最公正的方法,就是封簽費用由平臺、商家和消費者共同承擔:“如果平臺不愿意承擔,那也應該是商家和消費者共同承擔,畢竟最終保護的是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同時也能讓三方都了解到,線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一個封簽可能就幾分錢,如果這個費用需要商家單獨承擔,那么商家完全可以自己設計一個符合自身定位的、更實用性一點的封簽,干嘛一定要用平臺的呢?”
朱先生也提到:“平臺如果想認真推廣食安封簽,那就應該聯合商家一起,更大力度的宣傳食安封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畢竟,商戶和消費者,都希望“食安封簽”成為真正的好事。
12月2日,臨近采訪結束,鄭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也委托記者帶個話:食安封簽是好事,希望各平臺和商戶都好好做。
(見習編輯 王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