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一個商場的“殺入”,鄭州火車站批發商圈烽煙再起!走進一看原來是昔日老將
名聲在外的鄭州火車站小商品批發市場,近日因為一個商場的“殺入”,從風平浪靜走向躁動。
1989年建成的苑陵商場,在關停了4年后,而今重裝開放,近期正擇機開業。
歸來后的苑陵,面對的是一個今非昔比的江湖。這個商圈老將,如何在與多家市場的貼身肉搏中突圍?
【歸來:苑陵商場耗時4年重裝歸來】
“歸來吧!苑陵商場漂泊在外的家人們!”2019年11月26日,苑陵商場負責人趙先生,發了這樣一個朋友圈。
與此同時,位于鄭州市二七區福壽街7號的苑陵商場,在歇業4年之后,重新開門。大門掛出了“歡迎回家”的紅色橫幅。
因為市場外遷政策,2015年農歷春節前,苑陵商場掛出了關店歇業牌,六百多家商戶全部離場。
此后,這家開業于1989年的老字號小商品市場,進行了漫長的升級改造。
如今,時隔四年后,傳來新消息——苑陵商場已經重裝完畢,正在招商,近期將擇機開業。
2019年11月28日,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苑陵商場的外墻附上了雙層真空玻璃,室內加裝了中央空調,商鋪成排有序,地面光潔,燈光明亮。一樓擺放著招商咨詢臺,不斷有商戶前來考察和商談,四樓辦公區擠滿了來繳費的租戶或者招租的業主。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市場方花費了2700多萬元,耗時4年,對市場進行了整體升級改造,包括外墻雙層真空玻璃、室內冷暖中央空調、智能電表、上下扶梯、標準化倉庫、樓體亮化、最新消防系統等。
改造后的商場,總建筑面積共計10900平方米,共四層,室內層高達3.2米,商鋪位近400個。
現場掛出的招商信息顯示,苑陵商場一樓租金280元—380元/平米,租金價格隨樓層升高而遞減。
【歷史:30年的造富運動】
苑陵商場當屬鄭州火車站小商品商圈的鼻祖,1989年開業。30年歷史里,它帶領商圈走向鎏金淌銀之地的同時,也完成了規模在數以千計商戶的造富運動。
苑陵商場走出了如今河南物流業的“大姐大”長通物流。早在1987年,苑陵商場家電市場招商,擺過地攤、干過修理行的楊志萍,和兩個妹妹一起,進駐苑陵做電器生意,一干十年。“楊氏三姐妹”的名號開始在圈內流傳。
這期間,感覺發貨麻煩,楊志萍遂自己做起了貨運,開通了廣州到鄭州的第一條專線。這就是長通物流的雛形。
1990年,老張拿著1萬元啟動資金,來到苑陵賣皮帶,一天能賣出兩三萬元,凈利潤在五千元以上。7年后,他趕時髦,買了部摩托羅拉手機,花掉7000元。那個時候,五千元就能在農村老家蓋三間新房。再后來,從苑陵積累起原始財富的老張,又花去40萬元,買下健康路150多平方的商品房。
財富噌噌聚集并裂變,苑陵成了造富工廠。“早上8點開門,就門庭若市,10點賣光后關門回家。如果遇到零買的,掏多少錢都沒貨。”鄭州小商品商會副會長張國新回憶,“那個年代,貨稀罕,拿了貨就能賣,賣家說了算,客戶也不還價。市場里人擠人,河南108個縣和湖北、山西的都來拿貨。”
及至2014年,因為硬件老化、交通擁堵、消防存隱患等問題,苑陵商場連同周邊的萬博商場、鄭州國際小商品城、中州商場,一同進入外遷名單。
四年前的關停,對于苑陵商場來說并不容易,中間充滿了曲折。消息傳來,商戶并不理解,市場方挨家做疏通工作,累啞嗓子。同時,管理方要失去苑陵商場每年400萬元左右的收入。
【拷問:如何化解“銷售返租”難題】
此次重裝歸來,苑陵商場前路未知,首先面臨的是行業內普遍遭遇的“銷售返租”將商鋪業主購買商鋪后又托管給與物業自持難題。
2019年12月4日下午,苑陵商場內部招商收費處。
苑陵商場原有667家商戶,其中買斷商鋪使用權的商戶有206戶,也就意味著有三成的商鋪已對外銷售。過高比例的銷售返租,對于市場方后期運營管理來說,將是一個巨大隱患——如何平衡業主與租客的關系?如果托管業主鋪子,能否滿足業主每年的租金收益期待?
這類問題在商圈內并不少見,甚至周邊市場出現過矛盾沖突。比如,曾經在2016年爆發的萬博商城二期續簽托管合同糾紛。
萬博不少為銷售物業,業主買過商鋪后,再轉而托管給市場方出租,業主只需每年坐收租金收益即可,即“銷售返租”。相對應的,市場方不售賣產權,而是出租,叫做“物業自持”。
問題就出在這里。“萬博商城二期”微信號曾提及,2016年5月,當萬博商城二期續簽新一期合同時,業主發現,5年前買鋪時市場方承諾的年租金回報率最少8%,降到了3.5%—4%,且規定如果出現空租,業主自行承擔。
返租收益大幅降低,讓業主產生巨大落差,業主拒簽,并要求收回經營權;當時商圈面臨著外遷、競爭飽和等挑戰,行情下行大背景下,市場方如果執意提升租金,那么將面臨租戶搬離的大面積空鋪局面。
兩難下,市場方與業主爆發沖突。業主簽約不利,又導致租戶無法穩定經營,商戶外流,進而進一步加劇整個商場的空鋪率和退化,形成惡性循環。直到離開,萬博被迫離場的商戶,也無法理解為什么寧可商鋪空置也不讓他們繼續經營。
因此,銷售返租與物業自持的商業模式,面臨著一定的風險——一方是業主對租金逐年遞增的期待,另一方卻是商戶對高昂租金的力有未逮,市場方難以尋求平衡點。
相比,苑陵商場是否面臨同樣難題?據市場方介紹,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高收益,業主已經賺到了大筆財富,對當下的出租和回報率表現豁達、心存感念。
【疑問:如何在商圈貼身肉搏中勝出】
依然還有難題困擾。
重裝歸來的苑陵商場,面臨的是不同于4年前的全新競爭——實體經濟還未完全走出下行低谷,周邊市場競爭飽和,人工、租金飆漲,倉儲物流外遷……
2019年12月4日下午,苑陵商場內部。
最大的威脅來自周邊的競爭。中天市場,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1997年鄭州國際小商品城建成開業;金林市場開業于2001年年底;2008年萬博商城以6.6萬方的體量入市;2013年,萬博商城二期再以8.7萬余平米的體量,加入商圈激戰。
截至目前,不足1平方公里的商圈里匯集了萬博商城、鄭州國際小商品城、中天商城、森克小商品城、中州商場、金林商場等大大小小七八家小商品專業市場。
現有的主力商戶就那么多的情況下,每逢新市場開業,圍繞商戶和流量的爭奪,均能在商圈上演一場場精彩商戰。
2001年金林商場開業時,吸走中天市場五成商戶,甚至三樓辦公文具商戶幾乎被全拉走;2003年,二馬路汽車站附近的香港城開業,金林市場的客戶又被拉走五成;2004年,盛和飾品城開門納客,中天市場地下一層經營飾品的商戶幾乎被“連窩端”。
如今,苑陵商場一樓租金價格為280元—380元/平米,隔壁的萬博商城一樓租金,根據位置不同,一平米從400元-1500元不等。相比,苑陵商城的租金具有一定競爭力。
不過,市場的拼殺,不止看眼前的租金,更看重市場的運營管理能力。
淡出江湖4年后再度現身,苑陵這個商圈老將,在“新零售”大行其道的當下,如何從周邊七八家市場同質化競爭中殺出重圍?
時間會給出答案。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郭爽 張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