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隔離,就在家好好歇著唄。單位沒有你就不中?”
面對妻子的埋怨,鄭州市金水區市場監管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的主任孫大慶無暇爭辯。從網絡上的各種信息中,他已深知疫情防控的復雜和嚴峻。
這幾天,孫大慶每天上百次地和中心工作人員在電話和微信中進行溝通,對投訴進行認定,對個案進行指導。
他焦急于工作的緊急繁重,但自己,卻因為大年初一從長沙返鄭途經湖北而自我隔離在家。
從1月26日開始,金水區市場監管局全體干部職工就返回工作崗位,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線。各種涉及防疫用品、生鮮類食品、生活用品質量、價格、虛假宣傳的投訴舉報呈井噴式增長,僅僅兩天時間,金水區12315中心就接到投訴舉報超過500起,其中涉及價格投訴的高達262起。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原先工作流程設計的投訴舉報處理時間要求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每一個投訴舉報件都是十萬火急。
隔離在家的孫大慶內心焦急,“必須立即啟動應急調度機制。”拿定主意后,他迅速向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匯報,提請黨組研究決定。當天,金水區市場監管局臨時召開黨組會議,集體討論后就迅速下發通知,明確壓縮辦理時間,關口向一線轉移,當天必須到現場處理,原則上2天內辦結。通知一下發,孫大慶就又陷入了連軸轉的狀態,積極發揮中轉站和指揮部的作用。
“這種情況,可以請投訴人補充提供相關事實依據。”
“這個屬于違法,應當立案調查,建議從重處理。”
“可以參考一下外地的相關規定,綜合判斷是否屬于哄抬物價。”
“要分清他銷售的口罩是否為醫療器械,是否按醫療器械進行銷售。”
“先受理,限期被投訴人提供相關證明。”
面對基層執法人員對個案大量的咨詢,一條條指導性意見不斷從孫大慶的電話和微信發出,解除了執法人員在具體執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辦結率、回復率穩步提升。
“非常時期,我不能上班,但也必須要在崗!”他站起身,活動一下酸疼的肩膀,看了一眼在客廳忙于家務的妻子,輕輕嘟囔了一聲。還沒來得及表達一下愧疚之意,又被微信的“嘀嘀”聲拉回到電腦前,繼續一個人的戰“疫”。
疫情當前,如孫大慶一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市場監管人還有許多,他們在生產車間、在藥店超市、在餐廳賓館、在農貿集市......在不同的崗位守護者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他們是努力防止疫情傳播的無名衛士,是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的堅實后盾,無數的他們,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