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聯系,終于見到這位茹書記,他剛從地頭回來。因為聽群眾說有幾個人看天氣不錯到地里去了,他撂下碗就直奔地頭,苦口婆心把人全部勸回了家?;氐缴鐓^,又拿起噴壺開始日常的消毒工作。

前幾天,已經連續工作多日的他,因為眼眶腫脹,多年前植入的假體眼球在洗臉時從左眼眶里脫落出來,丟失了,他輾轉聯系多家醫院都沒能買到。“醫生說了,現在沒有這種了,讓到醫院做手術,可我哪有時間啊,這時候,社區不能離了我啊”他為了讓社區的群眾看起來自然一點,一直用創可貼把左眼眶貼起來。他告訴記者,自己歲數大了,本來可以不用的,但是群眾看著害怕。兒子看著心里難受,就在網上找,淘寶上買了回來試試,幸好能用。新安上的假體不是很合適,但他挺滿意,“湊合能用就行,先暫時用一段時間再說吧。“我前兩天跟他們開玩笑說,醫生讓做手術,可貴,他們都說給我集資”茹小豹很為自己在社區里的人緣驕傲。

社區的兩委班子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將心比心嘛,這么多年茹書記都把社區當家,我們也都把他當家人”。這一句家人,是茹小豹多年工作的回報,作為老黨員老干部,“將心比心,不擺架子”一直是茹小豹常說的話。

梁溝社區人員構成簡單,沒有外來人員,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擔子較輕,可是社區兩委班子并沒有絲毫放松,做標語、拉橫幅,消毒、宣傳、設卡每個步驟都沒有絲毫馬虎。茹小豹更是每件事都親力親為,自己能干好的事盡量不麻煩別人。每天到卡點巡邏,定時到樓道消毒,休息間隙還拿著喇叭轉著宣傳,茹小豹忙的團團轉,他覺得只有自己先動起來,才能要求別人。
從社區居委會出來,除了值班巡邏的工作人員,整個社區空空蕩蕩,廣播中播著防疫知識,顯得小區更加冷清,可是這冷清又恰恰是現在最需要的。這樣空蕩蕩的小區正是梁溝社區兩委班子工作的體現。一路走過,仿佛從這份冷清中感受到了一絲踏實。(楊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