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丁亞偉 楊俊英
“您好!請出示您的電子通行證”“今天這么冷,沒有其它特別要緊的事兒,先不要出門。”“請步行到隔壁超市購物,記得要一次購置齊近三天的物品.....”2月15日早上7:30,天空灰蒙蒙的,還夾雜著凜冽的西北風,溫度一下子下降了零攝氏度。而家住平頂山市汝州市洗耳河街道南關社區南苑小區的孫九鵬依然在小區卡點上堅守著。
孫九鵬原籍洛陽市汝陽縣杜康村,今年已經56歲了。春節期間本該回汝陽和家人們團聚享受天倫之樂,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阻斷了回家的腳步。在小區里,他看到社區的工作人員忙著設卡點、搞宣傳,有著近30年黨齡的他坐不住了,怎樣才能為小區做貢獻呢?
當得知汝州市下達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的戰令后,他堅定了投身小區防控疫情第一線的信心,主動請纓,成為一名普通而光榮的社區“守門人”。
南苑小區是一個沒有物業公司的小區,平時的管理都靠居民的自覺,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熱心腸。哪家的水管壞了、電路有故障、下水道堵塞了他第一個到,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需要人手他主動忙前忙后,他的行為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一致肯定。
此次疫情來襲,對小區情況熟稔于心的他臨危受命為南苑小區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負責小區日常疫情防控工作。
沒有辦公場所,他就把自己庫房的商品堆積起來,騰出一塊空地作為防控辦公點;小區沒有大門,他把私家車橫停在門口當“大門”;沒有防疫隊伍,他逐戶動員黨員群眾加入臨時黨支部;實行電子通行證后,他又主動擔起了居民電子出入證的申請、管理工作。
在他的帶動下,不到一天時間,一個標準的防疫檢測點建成了——橫幅懸掛到位,小喇叭響起,體溫計、出入登記表、宣傳資料、消毒噴壺齊備。看見高高飄揚在南苑小區門口的黨旗,居民的心底有了踏實感。
檢測點建成,他立即投入全方位的“硬核”防控工作。每天早、晚堅持在小區樓道各消殺一次,并主動要求值夜班;針對出入人員一視同仁,嚴格把關登記;與此同時,他還動員家屬在家燒開水,并自掏腰包購買茶葉、方便面、水果等,使卡點工作人員能喝上熱水、吃上飽飯。
小區有一名從武漢回來的居民,屬重點服務對象。他主動請纓擔負監管責任,添加這戶居民微信,既當采購員,又當心理疏導員,親自帶著社區醫生上門為其測量體溫、送藥消毒。這一家人安全度過了居家觀察期。
就這樣,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疫情下的南苑小區傳遞著溫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平常時候干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使命和擔當。
有人問孫九鵬,“你個外鄉人沒日沒夜不計報酬的干,你圖個啥?”他靦腆的一笑,“誰讓咱是一名黨員呢,平時在家為小家做貢獻,也就在這種特殊時期我才能為大家做貢獻,我可得抓住這個機會。”話音剛落,他又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200元的特殊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