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醫生,咱那邊還有醫用口罩嗎?我們營業大廳的口罩快用完了。”“有,你來拿吧,我24小時都在。”連日來,在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該公司職工醫院副院長鄭衛光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除了向他領取醫療用品的,還有咨詢疫情防護及處置問題的。
四十歲出頭的鄭衛光,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工作起來一板一眼,十分認真。他一邊統計公司疫情防控有關數據,一邊接電話耐心地解答著問題。一上午下來,鄭衛光沒有喝一口水,沒有去一次廁所,卻安排了六批防疫物資的發放,解答了三十多個相關的咨詢電話。面對繁忙的公務,春節假期始終沒離開工作崗位的鄭衛光沒有顯出絲毫的懈怠,“咱是搞醫務出身,關鍵時刻就得守護一方平安。”
從醫22年,他默默守護著同事的健康
鄭衛光1998年從新鄉醫學院畢業后,在新鄉供電公司職工醫院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職工醫院里,鄭衛光一直擔任門診醫生。多年來,同事們也都養成了健康上的問題找他的習慣。鄭衛光是個熱心腸,無論上班時間還是休息,凡是同事們健康上的事兒,他一次也沒有遺漏過。
“全公司幾千個人的健康檔案我都知道,誰身體上啥情況我都比較清楚,大家也都習慣找我問醫問藥。健康對每個人都是大事兒,咱既然在這個位置上,就應該做到傾力為之。”二十多年來,鄭衛光堅持每年為全體員工做一次常規體檢,并將身體健康情況及時反饋給每位員工,一一告誡員工注意事項。體檢過后,他會及時更新健康檔案資料,方便員工就醫。每逢歲末年關,他還會上門為退休老同志進行體檢,定期開展健康講座。
“不能讓一線工作的同事沒口罩戴”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新鄉供電公司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預案。鄭衛光已經將400個口罩、300桶醫用酒精和10件消毒液,提前一天發放到各部門值班人員手中。原來,鄭衛光在疫情擴散前和武漢的同學聊天中,了解到此次新冠肺炎的一些情況。憑借自己從醫多年來的經驗,鄭衛光判斷,口罩、酒精和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應當及時采購補充。來不及多想,1月22日,鄭衛光提前開始著手采購口罩等防疫物品。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全市的口罩已經限量。
“堅決不能讓守在一線工作的同事們沒口罩戴。”帶著這樣的決心,鄭衛光多方打聽,終于從一位醫療前輩口中得知,新鄉一家大型連鎖藥店還有少量口罩等防疫物資。來不及等公司批款,鄭衛光當天賒賬采購了第一批防疫物資,保障了公司春節值班人員防護需求。
疫情來勢洶洶,沒過兩天,鄭衛光籌備的第一批防疫物資就消耗殆盡。“春節保電的兄弟們還要深入疫情控制區,不能沒有口罩!”1月27日,鄭衛光向領導請示過后,一大早就開著自己的車奔赴長垣市。他了解到長垣市是生產醫療衛材的基地,一定有公司急需的防疫品。到了長垣市,鄭衛光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挨個打聽,終于在一家醫療衛材公司買到了口罩和消毒液。
臨近中午,鄭衛光也顧不上吃午飯,忍著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將十多箱防疫物資搬上了車,急匆匆趕回公司。下午4點回到單位,嶄新的口罩及時地發到了春節保電的每一名工作人員的手中。
疫情當頭,他沖鋒在最前線
新鄉供電公司啟動應急預案以來,鄭衛光作為公司醫療衛生防疫負責人,連續8天守在應急管理中心,春節假期愣是沒有休息一天。連續的工作,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復發,吃止疼片也忍不了的時候,他就靠著桌角倚上一會兒,緩解一下疼痛。
工作之余,他時常想起自己心愛的閨女。“家人很支持我的工作,為了不給我添麻煩,都主動搬到岳母家去住了。我只能偶爾去吃頓飯,閨女最喜歡纏著我陪她玩,這時候愛人總是把孩子哄開,讓我能多休息一會兒。”談起在應急管理中心的工作,鄭衛光欣慰地說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不太忙的時候,鄭衛光會將疫情防控小知識編寫成信息,發送到公司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注意相關事項。“作為一名經歷過‘非典’的醫務工作者,我相信咱們一定能夠戰勝這次疫情。現在除了要做好防疫工作外,還要及時做好大家的心理疏導,樹立必勝的信心。”鄭衛光感慨,這次疫情使自己成長了不少,積累了更多疫情防控方面的寶貴經驗。
“公司保電人員要趕往市傳染病醫院完成保電任務,請提供防護服和護目鏡等防護設備。”鄭衛光的電話再次響起。“好,我馬上送到。”來不及過多的交流,鄭衛光再次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和眾多的新鄉電網人一起,沖鋒在戰“疫”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