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4月22日,中原證券(股票代碼:601375;H股簡稱:中州證券,股票代碼:1375)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73億元、同比增長43.82%,利潤總額1.16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
年報顯示,中原證券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4.30%,投行業務增長145.92%,經紀業務增長48.53%。
其下屬子公司中,中鼎開源備案管理的私募基金15支,部分投資項目開始進入回報期。其下屬公司中證開元旗下基金投資的建龍微納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河南首家、也是中部六省第一家科創板上市企公司。另一下屬公司中州藍海參與投資的廣東松煬資源、上海瀾起科技也先后在上交所主板和科創板上市。由其控股的中原股權交易中心累計掛牌企業突破6800家,在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中名列前茅,融資額大增,且上交所已在此專門設立了上市基地,發展前景廣闊。
2019年來說,中原證券整體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面績效考核體系基本得以確立,特別是財富管理轉型邁出重要步伐。各項專業能力也顯著提升。
其中,投行并購重組財務顧問執業能力專業評價結果由C晉級為B,股權業務承銷排名比上年提升40名、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交易金額排名進入行業前20名,分類評級更連升五級,成為提升幅度最大的券商。
但與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體業務表現良好相比,中原證券去年利潤總額僅增長15%,歸母凈利潤還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于該公司消化往年一些風險因素、計提減值準備所致,根據年報數據,如果剔除減值因素,當年經營利潤及增幅實際上相當可觀。這也為今年及以后公司輕裝前進、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仍將是中原證券2020年的主基調之一。在年報中提到,今年中原證券將以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為契機,全面推行職級管理,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加快主體業務發展,爭取實現經營業績再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中原證券不超過52.5億元的A股非公開發行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一旦完成無疑將顯著增強其資本實力,促進相關業務等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