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訊(記者 陳薇)被索要微信號、被迫看不雅視頻……你乘坐網約車的時候,遇到過性騷擾的情況嗎?5月10日,滴滴公眾評議會推出第十二期,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討論是否支持公示車內性騷擾者,截止到昨日19已獲得參與投票網友89%的支持。
統籌:張高峰
編輯:陳詩昂

公共交通、職場和校園,在當前被普遍認為是性騷擾的高發區。性騷擾事件不僅破壞公眾安全感,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甚至威脅生命安全,但如何預防性騷擾一直是國際難題。
而在網約車內狹小的環境中,司乘之間敏感沖突情況更加復雜多樣,而乘客醉酒非常容易產生性騷擾。
2019年12月,滴滴首次對外公布的醉酒乘車數據顯示,在乘客醉酒乘車可能導致言語或肢體類性騷擾投訴中,大部分是言語騷擾投訴,但是在少量的肢體騷擾投訴中,司機投訴乘客占比87.6%,乘客投訴司機占比12.4%。
除了醉酒,車內的性騷擾的案例還有:男乘客索要女司機微信,男司機謊稱“老中醫”借把脈騷擾,也有男司機在接單過程中播放不雅視頻。
為了營造更加安全的出行環境,滴滴承諾:性騷擾事件一經核實,不論性騷擾方是乘客還是司機,平臺都將從嚴治理。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在探索與性騷擾、性侵犯相關的信息披露、職業禁入法案。滴滴也希望能夠探索公示車內性騷擾者的可行性。
從目前投票的信息來看,89%的網友支持性騷擾人員公示,無論騷擾者是司機還是乘客。他們認為公示有震懾作用,可以降低發生率,同時也讓車內騷擾者無處遁形。不過,也有11%的網友認為,盡管發生了性騷擾事件,但涉及隱私不應該公示。
滴滴希望司乘都能針對“難以啟齒”的性騷擾事件給出更多的建議:平臺到底應該以哪種形式公示,才能既保護隱私,又能實現足夠的震懾?車內性騷擾事件到底要公布哪些信息,才能起到預警作用,從而加強司機和乘客的防范意識?作為安全預防難題,公示到底能不能降低發生率?
本期滴滴公眾評議會的討論周期將持續7天,5月16日結束。用戶可通過滴滴出行客戶端、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參與話題投票和討論,投票與討論觀點將為平臺提供參考。


統籌:張高峰
編輯:陳詩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