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物流大省的河南,2019年物流運行成績單出爐。
5月11日,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了“河南省2019年物流業運行情況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14.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2%,增速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增速高于全國3.3個百分點。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社會物流費用連續7年回落
從構成看,2019年,河南省生活物流增長明顯。
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125260.4億元,增長9.1%;農產品物流總額8507.6億元,增長2.3%;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590.5億元,增長34%,增速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外省流入物品物流總額11366.5億元,增長15%,增速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再生資源物流總額130.9億元,增長15.3%,增速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957.0億元,增長1.7%,增速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
隨著降本增效試點省建設深入推進,物流成本結構持續優化,物流效率不斷提升。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7391.1億元,增長7.0%,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3.6%,單位GDP所消耗的社會物流費用連續7年回落。
從物流各環節的費用看,運輸費用4170.2億元,增長6.8%,占總費用的56.4%,占比同比下降5.4個百分點;保管費用2305.6億元,增長7.4%,增速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占總費用的31.2%,占比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管理費用915.3億元,增長8.1%,增速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占總費用的12.4%,占比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

全省A級以上物流企業170家,新增21家
2019年,全省社會物流總收入6914.8億元,增長9.5%,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 全省共有A級以上物流企業170家,比去年新增21家,其中3A級以上物流企業共158家,比去年新增20家,5A級物流企業共11家,比去年新增1家。
雙匯物流等10家企業入選全國冷鏈物流百強,比去年增加3家企業;菜鳥網絡、洛陽華晟、駐馬店國際公路港等12個物流園區入選“第二批河南省示范物流園區”。
全省貨物運輸量21.9億噸,增長8.4%,貨物周轉量8595.7億噸公里,增長9.0%。其中,公路貨運量占全省貨運總量的87.3%,占比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貨物周轉量占全省總貨物周轉量的61.7%,占比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
鐵路貨運量占全省貨運總量的4.8%,占比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增長21%,增速同比上升10.4個百分點,貨運量占全省貨運總量的7.9%;航空貨運量增長1.3%,增速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快遞業務量排全國第9,中部第1
2019年,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含快遞包裹)1581.3億元,同比增長22.7%。其中出口1133.7億元,同比增長22.1%;進口447.6億元,同比增長24.0%。 快遞包裹出口6709.8萬件,貨值148.7億元。 鄭州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清單12679.6萬票,同比增長32.8%;貨值161.7億元,同比增長34.3%。
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1.1億件,增長38.3%,居全國第9位,中部六省第1位;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88.6億元,增長23.3%,居全國第10位,中部六省第1位。
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2.7億件,同比增長10.2%;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18.2億件,同比增長44.7%;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2140.9萬件,同比下降10.3%。
2019年,中歐班列(鄭州)實現每周去程14班、回程10班高頻高質開行,累計開行1000班;總累計開行2760班,總累計貨值117.8億美元,貨重138.5萬噸,成為河南“陸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承載。
河南物流業景氣指數高于全國平均指數3.1個百分點
物流業景氣指數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為56.6%,高于全國平均指數3.1個百分點。
其中,新訂單指數平均值為59.5%,庫存周轉次數指數平均值為57.3%,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平均值為51.7%,主營業務利潤指數平均值為52.5%,從業人員指數平均值為52.3%,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平均值為62.9%,均位于50%榮枯線以上。
統籌:張高峰
編輯:陳詩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