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或許會改變你之前的一些看法。
比如,河南人和藏族、蒙古族人民一樣,酒量居于全國前列;一喝酒臉就紅的人,不是因為酒量好,而是因為代謝能力差。這些觀點都來自首次發表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
4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志首次報道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文 記者 王訪賢/圖
鄭州某商超銷售國產白酒
【基因分析】河南人能喝酒,位居全國前列
河南人能喝,這一次有了研究證實。
ChinaMAP分析認為,從總體上看,北方人的酒量比南方人相對更好,藏族、蒙古族、彝族和河南人酒量居于全國前列。與一般認識不同的是,山東人酒量實際并不突出,福建人和廣東人的酒量排在全國最后。
河南人這么能喝,在河南省酒協副會長蔣輝看來,這和河南地處中原有一定關系。
河南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從河南博物院中的青銅器可見一斑。作為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河南博物院目前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其中以青銅器最具特色。古人云:“國之大事,在祀及戎”。意思是說國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戰爭,而青銅器作為禮器和日用器,從商周、春秋戰國到兩漢使用一直比較廣泛。而且,這些青銅器中有一大半是和酒有關的,不是用來盛酒就是用來喝酒。
“酒祖”杜康也被世人所公認。杜康就在河南的汝陽,目前尚有杜康泉,汝陽開發了杜康釀酒遺址公園。
除了文化積淀,河南也是全國的產糧大省、人口大省,酒大部分是由糧食制作,慢慢的,河南又變成了產酒大省、飲酒大省。
鄭州市餐飲協會一位負責人稱,說起河南人喝酒,外地人有時感覺不可思議。上一個魚頭就有那么多道道,敬酒之復雜,酒風之剽悍,讓人望而生畏。
曾經有外地人感概地說,“河南人真窮啊,來河南從來沒有吃過熱菜!”事實是,河南請客是先上涼菜讓大家喝酒,等喝差不多了再上熱菜,但是很多不善飲酒的,在熱菜還沒上來時,就已經喝倒了。
每到過年,路邊、河溝里,時常見喝多的河南人隨地躺臥,實在是因為河南人待客最講究“客人不喝倒不算喝好”。
鄭州某商超銷售進口紅酒
【澄清誤會】臉紅是能喝的表現?大錯特錯
酒桌上有個段子,說這三種人不可貌相,特別能喝:帶眼鏡兒的、扎小辮兒的、紅臉蛋兒的。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酒量是大是小,坊間一直爭議不斷。
不想喝的,說自己體質過敏;勸酒的,則把上述段子拿出來當托詞。
ChinaMAP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rs671變異是東亞人特異性的,在中國人群中的攜帶者(純合子比例4.50%,雜合子比例34.27%)遠高于全球其他人群。rs671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所以喝酒臉紅應少喝酒。
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韓際奧稱,喝到人們胃里的酒,身體吸收之后90%是在肝臟代謝的,代謝需要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等多種酶參與共同作用,酒精代謝的快慢與人們酒量的大小直接相關。
有的人代謝快,給別人的感覺是總也喝不醉,酒量就顯得大;而有的人代謝慢,一會兒就喝暈了,就顯得酒量小。
有種觀點認為,酒精可以導致食管癌等消化道腫瘤,一是酒精的長期刺激,另外,更重要是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它可以介導局部毒性作用,可能與胃腸道腫瘤有一定關系。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導致胃黏膜出血、賁門黏膜撕裂等胃損害。
飲酒多少為宜? 韓際奧稱,小酌怡情,大酌傷身,男士一般每天在2兩以內、女士在1兩以內為好。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助理吳勇稱,白酒有活血、取暖、治病的效用,小酌、微熏,感覺舒服,就是恰到好處。
【河南白酒】產酒大省的“六朵金花”曾享譽全國
中國酒業版圖上,豫酒也曾赫赫有名、風頭無兩。
上個世紀90年代,“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的廣告語響徹神州大地;“東奔西走,要喝宋河老酒”,宋河酒廠大門外爭著購酒的車隊排了幾里長隊;2000年,仰韶酒廠曾創下產銷突破10萬噸的紀錄,銷售業績一度與茅臺比肩。
吳勇說,2000年以前,河南白酒確實在全國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加速、國退民進等,以及中原消費者的見多識廣、對外地酒的包容等,引發了豫酒的全軍覆沒。最近幾年,豫酒企業生存確實有困難,但這并不是說河南酒不好,只能河南酒企在整個體制改革面前,沒有找到方向,沒有找對方法。
河南省財政廳政策研究室曾把我省的白酒市場與相鄰的安徽、湖北做了一下對比。
2016年,河南白酒企業實現產量117.50萬千升,同比增長3.65%,位居全國第2位,比2015年上升一個位次。其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23家,產值200億元。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78家,產值6000億元,我省以占全國7.8%的白酒企業,只創造了占全國3.3%的產值。
江蘇省產量比我省低,產值卻比我省高,在規模以上企業數只占我省2/3的情況下,產值卻是我省的1.2倍。
湖北省在規模以上企業數只有我省58.5%、產量也只有我省76.9%的情況下,產值卻與我省相同。
河南、江蘇、湖北三省每萬千升產量的產值分別為1.70億元、2.24億元、2.21億元,我省的產品價值最低。
鄭州某商超銷售酒品
【豫酒振興】22家豫企上榜全國200強名單
河南雖仍保持白酒大省地位,但產值與產量不成正比。
全省用占全國8.4%的產量,僅形成占全國5.3%的銷售收入,實現占全國3.6%的利潤,上繳占全國3.0%的稅金。
全省白酒噸酒價僅2.8萬元,是全國平均噸酒價的66%,單個企業平均利潤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2%;省產白酒占我省消費市場不足30%,全國100多家白酒企業在河南省設立辦事處,來自外地的醬香酒慢慢搶占河南省產的濃香酒市場,豫酒本土市場份額逐年萎縮、不斷下降。
豫酒亟需振興。
2017年10月23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酒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河南省省將通過兩步走的戰略,發展省產白酒行業,評選豫酒“五朵金花”,到2025年,實現省產白酒入庫稅收超過100億元。
為什么原有“六朵金花”變成“五朵”?
《計劃》提出,要整肅豫酒市場,強化競爭意識,破舊出新,讓老資格企業警醒,同時給予一些新晉企業成長的機會。
如今,在政府政策支持、企業苦練內功、行業抱團取暖下,振興初見成效。
2020年1月份,《互聯網周刊》發布了“2019中國白酒企業影響力與創新力TOP200”榜單,河南22家酒企上榜。
其中,杜康以卓越的創新力和廣泛的品牌影響力排第16名,一舉躋身前20強之列。 而寶豐、仰韶、賒店、天地酒業、張弓也躋身前50強,分別位列第26、31、33、39、50位。
豫酒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
統籌:張高峰
編輯:閆夢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