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政府外遷要求,鄭州中原第一城關閉,商鋪落鎖,出入口斷行。
然而,有商戶退守在倉庫經營,對于搬往哪里觀望踟躕。
遲遲未能集聚搬往某個承接市場,既源于對哪家能最終紅火的不確定性,也是多年深受搬遷之苦養成的謹慎。但長期下去,商戶經營成本抬升、客戶流失,終將導致鄭州食品批發行業被外省蠶食。

▲中原第一城北門斷行,市場內商鋪關閉
中原第一城商戶據守倉庫經營,觀望猶豫搬往哪里
疫情轉好,但是位于中原第一城的商戶至今沒有開業,并且大概率無法再開業。
按照鄭州市政府要求,中原第一城已于2019年底關閉。4月27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時發現,臨近鄭密路的主大門已被圍擋圍起,北大門也被土堆、鐵柵欄封斷。商鋪落鎖,市場內空無一人。

▲中原第一城北門斷行,市場內商鋪關閉
部分商戶流向華南城、萬邦、百榮、小劉橋萬貨城等承接市場,然而,還有不少商戶未完全撤離,退守在中原第一城附近倉庫里正常收發貨。
這部分商戶未確定搬往哪里,在觀望和猶豫。這種連續多月的倉庫據守,遲遲未能選定承接地,已經對商戶經營乃至鄭州食品批零行業形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首先造成的影響就是商戶業務大縮水。“打亂分散在倉庫經營,客戶不好找,甚至找不到地方,我們有樣品也沒法擺放。”食品經營戶趙先生說,生意同比縮水了70%。
趙先生近期愁得夜里睡不著覺,他在新市場投下了十來萬元裝修,但是只有零零散散幾十家商戶入駐,商戶無法集聚,市場就起不來,最終影響的是自家生意。
其次,造成商戶經營成本和客戶采購成本的雙抬升。“搬到新市場的商戶,倉庫和新店兩頭跑,都是成本;原本客戶來市場里一站式采齊,只需一天,現在采齊需要兩天甚至三天,車輛、人員多停留過夜,徒增成本。”食品商王女士說。
進而,“不少客戶轉身選擇去周邊武漢、石家莊等城市進貨”,最終造成鄭州食品批發業客流被蠶食瓜分,行業地位不復從前。
同時,多數倉庫沒有像樣的建筑和防護,存在消防隱患,無疑更增加了商戶的風險。
鄭州食品市場搬遷史
商戶固守庫房作業、遲遲未能搬家的原因有兩個:一來,頻遭搬遷之苦的商戶,認不準哪個市場是正規安穩承接地,怕重蹈搬遷覆轍,不敢輕舉妄動;二來,同時有多家承接市場在競爭,說不準哪個市場能紅火,“怕上錯船”,只得觀望徘徊。
事實上,商戶的擔憂并非多慮。縱觀鄭州食品批發業三十多載發展史,實則一部不斷外溢騰挪的搬遷史。
最早,鄭州食品批發業發跡于火車站區域,上世紀90年代初,航海路食品城、華中食品城興起,商戶蝸居在簡易大棚下經營,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1998年,萬客來食品城建成開業,一舉改變了鄭州副食品批發業小、低、散的狀況,市場平均日客流量兩萬人以上,締造了無數造富神話,單一個洗手間一年就能收益三十多萬元。
“后來因為發展受限、土地手續等問題,萬客來搬遷,我們押金未退,搬遷到了中原第一城一路之隔的一家農貿市場,投下去了七八萬元,結果市場沒做成,我們投資的錢打了水漂,再次搬遷,到了中原第一城。”從業20多年的食品批發商張先生未料到,經營4年后再次搬遷。
張先生回憶,有人在中原第一城附近投下數千萬元開發公寓,卻失算于搬遷。
“市場剛養好,又要搬,每次搬遷都要流失一些客戶,原因出在哪里?市場不正規!”王女士多次強調合法市場的重要性,“去正規市場,就永遠沒有搬遷機會。但是有些商戶仍執迷不悟,明知道是坑,還要往里跳。”
越來越多商戶意識到合法正規市場的重要性。甚至,在衡量新市場的指標要素中,安穩性超過區位交通、配套、租金等,排在第一位。
商戶心聲:搬往政府指定承接地
那么,哪里才是安穩合規市場?
早在2012年,鄭州市政府規劃有“一區兩翼”及十二家政府指定承接地。其中明確提到,所謂“一區”,即交易批發市場綜合集聚區,是以華南城項目開發為核心,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市場外遷主要承接地,以食品等生活消費市場和工業生產資料市場為主。
政府指定承接地意味著政策認可和安穩性,能夠為入駐商戶規避再次搬遷隱憂。比如華南城,不僅是鄭州“一區兩翼”市場集聚區的核心,是政府指定外遷承接地,同時也是河南省重點項目和鄭州市商貿物流業的“一號工程”。華南城穩定性體現在自持產權和硬件環境兩個方面。一來,華南城是產權商鋪,證件齊全,不會面臨再次搬遷風險。華南城自建商場,自持物業,統一招商,自主管理。

二來,華南城硬件高大上,不是傳統的簡易市場,更不是鋼架結構、板房大棚市場。館內架構合理規范,動線明確,統一配備中央空調,環境舒適。每層裝載28部客貨梯,方便貨物搬運。且消防安全等級高,人財保障安全無憂。
相關政府部門人士也提到,積極引導商戶搬往政府指定承接地。
鄭州市與外遷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稱,商戶要到符合規劃、證件齊全的市場經營,否則商戶利益得不到保障;商戶要注意市場的土地是否合法,是否符合鄭州市整體城市規劃和市場規劃;商戶應避開那些租用城中村土地,甚至在高壓線下違規亂建、大肆招商的市場。
一些商戶認為,“在挑選市場時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市場值得你養嗎?證件都看不到,好不容易搬去了,沒怎么經營又散了,又得從頭開始——這種案例太多。”

交通區位、倉儲、配套、市場運營是遴選市場要素
安穩性之外,交通區位、倉儲物流、配套設施也是商戶遴選市場的重點考慮因素。
上述王女士經過對比,最終選定了鄭州華南城。她分析認為,鄭州華南城位于鄭州主城區南部,地處鄭州主城區與航空港區、許昌連接的中間地帶,占據承東啟西、連貫南北的樞紐位置,區位優勢明顯。
交通優勢同樣耀眼。京廣快速路、鄭新快速路、中華路、機場高速、京港澳高速、鄭州繞城高速、雙湖大道、新老107連接線、S102等交織成網,地鐵在此設立三個站點。這些交通線路蜿蜒分布于華南城周邊,為華南城帶來源源不斷的巨大商流和客流。

倉儲物流也是食品批發戶較為看重的。華南城乾龍物流園整體規劃面積80萬平方米,現已投入運營的面積達22萬余平方米,周邊3公里范圍內還有騰達物流園、傳化物流小鎮等,為商戶提供充足倉儲物流服務。
不同于其它待培育市場,華南城已經度過培育期,周邊餐飲、住宿、教育、娛樂等配套成熟。鄭州華南城小商品、建材、五金、汽配、副食、服裝、華盛奧特萊斯等已繁榮經營的商家達到21000余家,為入駐商戶提供潛在客流,實現資源互補。
更為重要的是市場方的運營服務。華南城每年舉辦食品采購節、年貨節等活動,扶商、富商;華南城電商中心更為商戶提供直播帶貨相關的培訓、一手貨源和直播場地,幫助商戶開拓新營收渠道。

鄭州華南城5號副食交易廣場,擁有約13萬平方米商業體量,這是由框架結構為主體組成的新型時尚現代化場館。對于王女士來說,現成的商鋪,不用等待即可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