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頭條搜索發布了一份以“非遺”為主題的關注報告。報告顯示,相聲、象棋和黃梅戲,是最受用戶關注的非遺項目。它們分別于2006年和2008年,以兩批形式被收錄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根據頭條搜索報告,平臺上搜索次數最多的二十種非遺項目中,八項為傳統戲劇類型,涵蓋黃梅戲、秦腔、京劇、豫劇、越劇、曲劇、潮劇和花鼓戲。五項為傳統體育(含游藝與雜技)類型,依次是象棋、口技、太極拳、圍棋和八極拳。民俗類型同樣受關注程度較高,四大傳統節日習俗——清明節、中秋節、春節和重陽節均上榜。曲藝類型則占據兩項,包括相聲和河南墜子。剩余一項為獅舞,屬于傳統舞蹈類型。
此外,榜單還呈現了用戶關注的非遺內容種類。“非遺美食”、“非遺傳承人名單”、“非遺相聲大會”、“非遺文化”和“非遺手藝收徒”,是頭條搜索上最熱門的“非遺”相關關鍵詞。這體現了用戶對于非遺的關注集中在生活領域和其傳承延續上。
從數據上看,80后是最關注非遺的人群。成都、北京、上海是最關注“申遺”的城市。此前,“著名川菜鹽煎肉計劃申遺”一事曾引發網友熱議。
附完整報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