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河南鞏義的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西方大文豪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相隔萬里,相差數百年,兩位文人用自己親身體會詮釋著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
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家的進步,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壯成長。正是因此,從2019年1月開始,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錦榮國際輕紡城、錦榮公益社,通過“愛心圖書角”的形式,致力于為青少年鋪就“進步的階梯”。
2020年7月1日,“愛心圖書角”第四站來到新密市蔣坡小學。

臨時教學區里 孩子們收到一批圖書
7月1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與豫發·錦榮公益社工作人員一道,驅車來到新密市蔣坡小學臨時教學區,為孩子們送來一批圖書。
恰逢下課時間,聽說有愛心人士送來圖書,一群孩子跑了過來,他們三五成群,將圖書抬上樓。
“我愛看《水滸傳》。”雖然是個小女生,可六年級學生彤彤,卻喜歡武松打虎、倒拔垂楊柳等故事。“我家人經常給我將這些故事,所以我自己也喜歡看。”

“除了老師要求的,我平常還會讓爸媽幫忙買其它書。”彤彤說,班上很多同學都喜歡看書。
小陳是彤彤所在班級班長。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喜歡看《三國演義》。
在彤彤的班主任馬麗萍老師看來,孩子們喜歡讀書,是一件好事,更是一種好習慣。
“讀書對孩子們的分析、理解、寫作都有很大幫助。”馬麗萍說,很多作文比較好的學生,都閱讀過大量課外讀物。“我一個學生,作文每次都在45分以上(滿分50分),就是經常閱讀。”
“我們的學生,基本都是農村的,在閱讀量方面,與城市里的小孩子相比,確實有一些差距。”馬麗萍表示,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她一直都在想辦法提高孩子們的閱讀量。
“現在比較流行閱讀電子書,可我覺得這沒有紙質圖書好。”馬麗萍稱,她覺得紙質版圖書,能夠帶給孩子更真實的閱讀感。“電子書對孩子的視力影響比較大,而且孩子們自制能力有限,看著看著就容易玩游戲。”

班上的圖書角 可以“重啟”啦
“以前我們班有個圖書角,搬到臨時學校后,因為圖書比較破舊,很多無法繼續閱讀,就暫停了。”馬麗萍說,這次河南商報和愛心企業捐贈圖書,正好可以重啟班級里的圖書角。
馬麗萍重啟班級圖書角的想法與校長陳國營不謀而合。
陳國營介紹,蔣坡小學共有380多名學生,6個班級。本學期開學后,政府對破舊的原校區進行了拆除,并將建設新校園。目前租用了另外一所小學一層教學樓上課。
“現在全國都在提倡書香校園,我們也一直想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為孩子們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陳國營坦言,因為學校“底子”比較薄,建設書香校園在經費和圖書等方面遇到一些難題。
“河南商報和愛心企業這次捐贈的圖書,對我們打造書香校園有很大幫助。”陳國營表示,在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注、幫助下,他相信蔣坡小學很快就能落實書香校園。
“很感謝你們為我們學校的孩子捐贈圖書。”陳國營說,學校原來有一些圖書,但不太多,內容也不太豐富。這些新捐贈圖書,對學生豐富閱讀有很大幫助,可以幫助孩子開拓眼界,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將公益作為企業的一個品格傳承下去
看著孩子們拿到圖書后的喜悅表情,錦榮國際輕紡城副總經理、錦榮公益社社長王丹露出笑容。
“我們和商報這次一共送來千余本圖書。”王丹介紹,此次捐贈的圖書,主要是一些課外讀物,涉及經典名著、傳統文化等領域。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捐贈這些圖書,就是想幫助孩子們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王丹表示,學校遇到困難,企業應該,也一定會積極伸出援手。
“公益是我們董事長對我們企業的要求,要做成一種事業,作為一個品格傳承下去。”王丹說,豫發·錦榮公益社的公益道路會一直持續下去。
據了解,自2010年9月,豫發·錦榮公益社成立以來,一直將公益做成一種事業,將近10年,初心不變,一直在路上。疫情爆發以來,這一點體現得很明顯。
今年2月1日,河南豫發集團董事長王建勛代表集團向鄭州慈善總會捐款200萬元,全力支援疫情防控,錦榮國際輕紡城商戶、員工捐款近30萬元,錦榮新商城捐贈23.3萬元。
今年3月,口罩緊缺,得知血液病兒童急需口罩后,錦榮公益社聯合河南商報,搭建平臺,為孩子們籌集一批兒童專用口罩,解決燃眉之急。
今年4月,錦榮公益社代表豫發集團,向高校捐贈50000個口罩,助力學校新學期疫情防控。
2018年以來,錦榮公益社與河南商報合作,攜手18地市駐村第一書記,深入大山深處,尋找那些身處逆境,卻又不肯屈服的貧困孩子、家庭,團結社會愛心力量,為他們之間搭建一條愛心橋梁。
愛心圖書捐贈 幫孩子們養成了閱讀好習慣
時光飛逝,轉眼間,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錦榮國際輕紡城、錦榮公益社發起的“愛心圖書角” 活動已經開展了一年半。累計下來,愛心已經傳遞到4所小學。
2019年1月7日,“愛心圖書角”第一站來到新密市郭莊小學。志愿者們將帶來的近500本圖書、200多套文具送到了學校,并給每個孩子帶去書包。孩子們看著各種新文具、新圖書特別開心,還有孩子開心地原地轉圈。
“愛心圖書角”的第二站,前往的是新密市關口小學,為孩子們送去了近500本圖書和近百套學習用具。此外,還有愛心人士專門托河南商報記者給從探險書中汲取勇氣,想好好照顧相依為命奶奶的9歲男孩段藝凡,帶去一套探險書籍《哈爾羅杰歷險記》,共14本。
“愛心圖書角”第三站,設在商丘市謝集鎮朱莊寨村留守幼兒學校,因為大雪封路,記者冒雪將300多本精美圖書,郵寄給了學校。
一個個“愛心圖書角”,為孩子們帶來很大幫助。
“愛心圖書角已經成為學生們最喜愛的知識殿堂,是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關口小學校長于浩說,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愛心圖書角認真閱讀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里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愛心捐贈活動以來,我們學校的孩子養成了上自習課時間閱讀的好習慣。”商丘市謝集鎮朱莊寨村留守幼兒學校校長宋信昌表示,通過閱讀,孩子們懂事很多,知識面也增加了不少,有時候他們還相互討論,為了一個問題較勁半天。“我感覺孩子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