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楊桂芳陳薇實習生 郝瑞鈴 孟浩杰/文
統籌:趙強
編輯:馬千惠

褪去曾經的補貼大戰,網約車江湖在經歷過收購、淘汰賽后,多拼圖格局正在形成。
近日,關于哈?出行、T3出行等進軍鄭州網約車市場的消息,為網約車江湖引來新的猜測。


【風云再起,哈?、T3謀求在豫布局網約車】
7月12日,有消息稱,哈?正在鄭州謀求布局網約車業務,并嘗試做更普惠的出行方式,具體怎么做,還在探索和醞釀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似平靜一段時間的網約車江湖風云再起。不少市民期待著新的勢力進入攪動網約車格局,掀起新一輪的補貼大戰。
7月14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哈?已經通過了網絡運營服務能力認定。
哈?在網約車方面與河南及鄭州的淵源,可以參考上個月簽署的一項戰略協議。
據悉,在今年6月月16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與哈?出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哈?出行在鄭州成立四輪業務全國運營總部、布局鄭州市出行領域新業態、共建物聯網智能出行平臺等領域展開合作,開啟鄭州市出行領域新業態。
根據協議,哈?出行在河南成立區域中心,同時四輪業務全國運營總部落戶鄭州。雙方將在建設城市交通出行“大腦”,推動居民低碳出行,構建健康、綠色、智能、便捷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兩輪業務和四輪業務兩種業務可以在不同場景相互補充,滿足不同用戶的出行需求。”今年6月份簽約時,哈?方表示。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去年9月開始,哈?出行已經開始搭建網約車平臺,接入嘀嗒出行的出租車服務、首汽約車的專車服務,并身體力行推出順風車業務。如果哈?拿到網約車牌照,就可以自己招募自己,培養一個像“滴滴打車”這樣的屬于自己的網約車平臺,而不是僅像高德、美團一樣在四輪業務上做聚合平臺。
據悉,除了布局四輪業務外,哈?還在悄然布局物流配送業務。其貨運品牌“哈?快送”目前已經在東莞、佛山等城市測試上線,主打中短距離的物流配送。
有意思的是,滴滴也已經在杭州、成都招募貨運司機,試水滴滴貨運。二者布局配送業務的時間點接近,加上最近哈?出行在四輪業務上的傾向性,被業內認為二者來日“必有一戰”。
除了哈?外,鄭州網約車最近也在盛傳T3出行計劃入鄭的消息。據悉,T3出行自身有著三大傳統主機廠以及阿里、騰訊、蘇寧等互聯網公司優質的基因,目前已經上線南京、長春、杭州等7座城市。
就在近日,其CEO崔大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照規劃,T3出行在全國范圍內鎖定了48座城市,這48座城市的網約車市場份額就占到全國網約車市場份額的80%。 長三角、大灣區、成渝、京津冀以及中部地區,這5大城市圈都是T3出行開城布局的優先級。
T3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48個城市中包含鄭州,只是入鄭時間暫不確定。
【鄭州網約車江湖已經涌現十幾個玩家】
網約車市場并非像蛋糕一樣的分割,而更像一個拼圖接連一個拼圖的玩法。對于網約車運營商來說,無論你是先到為王,還是后來者謀求突破,對于消費者來說都樂意一試。
習慣很重要,但消費者并沒有那么忠誠。尤其在聚合平臺上,多家網約車同時呈現,這考驗著運營商的反映速度、車輛密集度和派車能力。
在鄭州網約車,現在可選的平臺數量不少,河南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鄭州運營的網約車品牌,已經有十余個。
在美團打車、高德打車這類聚合打車平臺上,市民都可以一鍵呼叫多個品牌的網約車。多元的選擇之下,盡管司機感覺訂單量已恢復往年同期,但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鄭州人打車的等待時間、價格上浮的情況并不明顯。
7月13日下午6時左右,河南商報記者在鄭州多個位置呼叫滴滴快車、陽光出行、享道出行、曹操專車、首汽約車、斑馬快跑、有象約車等平臺,除了斑馬快跑、有象約車的響應時間超過了3分鐘,其余平臺基本都在1分鐘之內就順利叫到了車輛。
“可能周一早晨、周五晚上的應答會慢一點兒,極端天氣運力相對會緊張,正常情況下叫車應當都是可以應答的。”滴滴出行人士說。
【鄭州市場巨大,對網約車業態友好】
如此多的平臺云集鄭州,與鄭州對共享經濟的友好態度有很大關系。
一名司機想要在鄭州開網約車,需要鄭州市戶口或居住證,三年以上駕齡,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個人材料上傳網站進行審核,通過之后即可預約考試,而等考試合格后三天,就能拿到自己的“網約車從業資格證”。
“成為鄭州網約車司機三個條件并不苛刻,基本在鄭州務工人員都可以通過個人努力達到。”鄭州萬圓網約車司機招募公司負責人孫先生說,從報名到成為合格網約車司機,整個流程大約也就是一個月時間。在汽車號牌方面,鄭州也沒有非常嚴苛的限牌政策。
這與部分一二線城市對戶籍、號牌等條件有苛刻要求相比,可以說是非常寬容了。他說,公司管理的司機中有不少是從一二線城市回來的,他們都是非常有經驗的網約車司機,但在當地無法滿足合規司機的要求,于是選擇回老家河南來發展。
當然,司機們關注的不僅是鄭州的合規門檻,而是在鄭州開網約車是不是能賺到錢。
河南商報記者從多個網約車平臺了解到,他們愿意選擇鄭州開城,是因為擁有1000萬常住人口鄭州,在網約車需求方面非常有潛力,可以給司機足夠的訂單。
【疫情后訂單量已經恢復到日常水平】
疫情也讓網約車司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已做了三年滴滴司機的劉師傅說,因為疫情影響,春節期間他休息了一個多月,3月初才開始重新出門跑車。
“很多人當時都沒有復工,那時候訂單真少。”劉師傅說,有一天早晨他八點才出門跑車,到快10點才接到了第一單,晚上6點就早早收車回家了,不回去也沒有單子了。
如今他每天早上7點出車,晚上11點收車,訂單幾乎恢復了去年夏天的水平。現在一天一般有三四十單,跑個600多元收入沒問題。除掉油耗等成本,劉師傅一個月也有一萬元的收入,很多鄭州白領的收入都難以與之媲美。
曹操專車的司機郝師傅,是今年疫情之后才開始做專職網約車司機的。他原本在做播音主持方面的培訓,但受疫情的影響,藝考培訓不太好做,所以轉行做了網約車司機。
“現在訂單量還是不錯的。”他說,3月份他剛入行做網約車司機時,一天才能接十來單,而現在基本二十幾單保底,一天差不多有四五百的收入。在他看來,這一行賺錢多少看司機自己的勤勉程度,非常公平。
這份工作無疑也是辛苦的。劉師傅一天十幾個小時坐在車上,感覺自己的腰椎、頸椎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接單的間隙他會把車子停在小路邊,下來扭扭腰、透透氣。
統籌:趙強
編輯:馬千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