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王海軍 文/圖
國內淘寶女裙的行業中,曾有原陽女裙“三分天下占其一”的輝煌。如今,年銷售額超百萬的女裙電商,在原陽有10余家,年總銷售額達6500萬元以上。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帶動農村婦女就業200余人,其中貧困人員28人。
原陽縣曾是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三山一灘”扶貧重點地區。女裙淘寶店緣何能在這里“扎堆”呢?
“女裙電商的繁榮是水到渠成的事。”原陽縣電商協會黨支部書記李彥波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從區位優勢上講,原陽與鄭州一河之隔。原陽有很多服裝加工廠,是鄭州的服裝批發行業的重要供貨商。從生產成本上講,原陽的勞動力廉價、租金較低、運輸便捷,引來眾多外地廠商前來建廠。
隨著淘寶平臺在原陽縣的普及,部分女裙企業主看到商機,紛紛開起了淘寶店,并打出了“量身定制”的原陽特色。2012年,看著身邊的朋友做電商掙了錢,電商“小白”申趙法也開始開店創業,產品就是女裙。
一開始,申趙法給本縣女裙電商“老大”做分銷。為了熟練操作店鋪,武警出身的他費了不少勁。隨著客單量的增加,他選擇單干,并在天貓平臺開了“?格旗艦店”。2015年3月,申趙法到鄭州組建了自己的6人電商團隊。然而,由于經營不善,“信心滿滿地去了,不到半年就拉著桌椅板凳回了,還帶著一身的債務。”
申趙法不甘心,在老家又拉起了電商團隊,痛定思痛后得出結論,“還是要腳踏實地,狠抓產品質量。”他多次到東南沿海城市找原料,提升產品質量;安排專人負責售后,在處理問題的同時更多的掌握產品的銷售方向。他經常拍下同行店鋪的衣服,找差距、補短板,不斷完善和改進產品品質。
“我們的老顧客回頭率占15%-20%,南方有一些實體店還專門在我們店鋪批發衣服。”如今,申趙法的電商平臺每年銷售收入可達600多萬。為他代加工的制衣廠有3家,都位于當地的農村。(編輯 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