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藏龍臥虎。
你知道嗎?在河南新鄉有一家民營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系統研發、生產及制冷方案解決服務商,他們還曾為國之重器“蛟龍號”潛水器提供全套能源保障。今年他們又為華為5G基站開辟了新的生產線……
疫情期間,他們也一度面臨用工難,在當地人社部門的努力下,解決了企業的難題,讓企業可以開足馬力,向前奔跑。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文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翟晨媛/圖
云招聘解決企業用工問題
河南科隆集團,這家位于新鄉的民營企業是全球最大的無氟、高效蒸發器、冷凝器等制冷系統研發、生產及制冷方案解決服務商,年生產能力6000萬臺套,國內外市場占有率約40%。
疫情期間,隨著國內外居家隔離人數激增,對于冰箱等制冷設備的需求量也在上升。訂單不斷增加,但工人到崗率用工難卻讓科隆集團很頭疼。
“用人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缺工率達到了百分之六七十。”科隆集團執行總經理尤保常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還剛開通了為華為5G基站生產散熱器的生產線,用工一度非常緊張。
“2月底,河南科隆集團緊急向新鄉市人社局求助。”新鄉市人社局副局長時水利說。隨即,新鄉市、縣兩級人社部門和人力資源機構上下聯動,全力開展“云招聘”,一周之內就為科隆集團輸送500多人,化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看到招聘信息后,我隨即在手機上確認一下,又與企業電話聯系,覺得挺不錯。”在新鄉學機電專業的許昌小伙陳治國回憶。3月6號就有人上門直接將他接到廠區。
“當天就上班,管吃管住,還能休息兩天”陳治國告訴記者,接下來他打算在新鄉買套房,安家落戶。
與陳治國同一批進廠的女工張玲枝也表示“很滿足!”。她說,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在家沒有活干,家中的開銷卻不斷,只能干著急。后來,看到科隆招工,經過面試就上崗了,如今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塊錢。
“除了幫助我們解決用工為題,現在我們每個月還有130多萬元的社保減免補貼,減輕了企業負擔,穩定了就業崗位。”尤保常說,“企業生產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很有信心!”
低調的大國工匠,為蛟龍號提供能源保障
7月24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了科隆集團實地探訪了解到,科隆不僅在制冷領域是行業老大,在新能源、智能輸送系統領域也是行業翹楚,在不少國之重器的研發中,扮演了大國工匠的角色。
其中,咱們熟知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背后,就有科隆集團的貢獻。
尤保常介紹,當年在與多家企業方案競爭對比的情況下,科隆集團(以下簡稱科隆)旗下的河南新太行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憑借技術優勢獲得了參與“蛟龍號”項目的機會。
“蛟龍號是電動的,在深海作業對電池的抗壓等性能指標要求很高。” 尤保常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2012年他們成功地為蛟龍號潛水器下潛7062米提供全套能源保障。
而后,科隆沒有停下腳步,2016年又承擔了國家科技部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鋅銀電池項目,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下潛11000米提供能源需求保障。
2018年河南新太行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參與“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依靠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科隆還曾與宇通合作研研發生產了河南省第一臺純電動大巴,并且在新鄉和鄭州公交路線上正式投入運營。
打破國外壟斷,讓礦山、碼頭坐上國產“氣墊船”
氣墊船是利用高壓空氣在船底和水面(或地面)間形成氣墊,使船體全部或部分墊升,從而大大減小船體航行時的阻力,實現高速航行的船。
其實,在大型貨物運輸領域也有“氣墊”技術的應用。
“相比傳統輪式傳送裝置,因為摩擦力小,氣墊傳送可以節約能耗約70%”尤保常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氣墊帶式輸送機,廣泛應用于覆蓋港口、碼頭、礦山及石化、鹽化、煤化等多個領域。
此前,國內氣墊傳送帶領域都采用進口產品。通過科隆的技術攻關,成功地打破了國外壟斷,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氣墊帶式輸送機,成為了全國唯一生產寬幅、超載重、超遠距新型氣墊帶式輸送機、管狀帶式輸送機的生產廠家和專利所有者。
如今,科隆在國內氣墊帶式輸送機領域占據了半壁江山。
尤保常表示,下一步,他們要向大型智能輸送和節能環保產業縱深發展,由單機制造向系統集成和總承包商+制造服務商轉型。他們計劃,通過2-3年的努力,將裝備產業打造成中國中部最大的智能物流輸送與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及集成服務商。
國際視野,打造全球化企業
如今,這個地方民營企業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并不斷向外拓展根基。
在新能源領域,他們提出了在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區實施“新能源材料園區”的項目建設規劃。預計通過3—5年的努力,全力打造國內最大的多功能、立體化的動力電池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這將推動新鄉電池產業整體跨越,提升在全國電池行業的整體行業影響力,支撐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戰略目標的有效落實。目前,項目一期主體廠房及道路、配電等配套設施已全部建成,具備年產6000噸電源材料的生產能力。
在制冷系統研發領域,除新鄉本部外,科隆已經相繼在合肥、青島、遵義、揚州、沈陽、滁州、廣東等白色家電生產基地設立分廠。
為了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在全球化方面,科隆也在積極布局。羅馬尼亞工廠已于2018年3月投產,其他海外基地正在積極施工中。
根據科隆的規劃,在2-3年內將建成覆蓋歐洲、南亞、北美的三大國際生產、研發、服務基地,重點在羅馬尼亞、泰國、墨西哥、印度、巴西等貼近主機廠的地區設立基地,直接與客戶做端對端對接。
“新能源是個資本密集領域,我們已經計劃在今年或明年登陸主板上市。”尤保常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
統籌:趙強 編輯:楊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