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穩外資是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支撐就業穩定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所在。而“雙穩”工作的根本在于保外貿市場主體。建行河南省分行圍繞“雙穩”工作,聚焦外貿市場主體通關效率低、融資成本高、外貿訂單萎縮等諸多挑戰,通過對接“單一窗口”,助力提升跨境經營效率,通過運用跨境快貸、定向降息、延期還款等專屬產品和專項舉措,助力紓解外貿企業流動性困難,通過推廣跨境撮合平臺,助力外貿外資企業穩訂單,以多種金融保障力量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推動地方外貿促穩提質,為保就業穩經濟提供有效支撐。
科技“搭橋”,助力外貿企業增效降本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由海關總署牽頭建設,通過25家政府部門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實現關稅匯等貨物貿易通關一體化“全線上、一站式”辦理的平臺,是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
作為率先與海關總署簽署合作協議的國有大行,建設銀行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依托跨境金融服務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通過與“單一窗口”對接,實現其與建行“跨境e+”專屬平臺用戶互認,讓進出口企業通過“單一窗口”一點登錄,即可享受從預約開戶、支付結算到在線融資的全流程金融服務。
疫情期間,通過“單一窗口”金融服務“零接觸”服務模式,改變企業紙質交互、窗口辦理的流程,滿足外貿企業無紙化提交需求,有效提高通關效率,避免人員接觸性傳染風險。
建行河南省分行利用金融科技優勢,打通金融平臺和貿易平臺,實現金融業務與“單一窗口”深度融合、口岸數據和金融數據互聯互通,讓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在讓企業享受通關便利化的同時,為其提供一站式、便利化的金融服務,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自2019年10月上線以來,已累計為省內2100多家進出口企業辦理了“單一窗口”簽約等金融服務。
“作為國有大行,與‘單一窗口’對接金融服務功能,是助力提升跨境經營效率,降低外貿企業成本,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外貿’要求的切實體現。”建行河南省分行工作人員說道。
專屬“福袋”,紓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
降低外貿企業融資成本是金融支持穩外貿的重點所在。在疫情沖擊和外貿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勢下,針對外貿企業暫時出現的資金流動性緊張困難,建行河南省分行綜合運用跨境快貸、定向降息、延期還款等專屬產品和專項舉措,為外貿企業送去專屬“福袋”,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提高其融資可得性,為其應對疫情沖擊、開拓國際市場賦能,助力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化身“科技達人”,為外貿企業量身定制專屬融資產品。建行河南省分行運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國際貿易全鏈條數據,將口岸數據與金融服務有效“鏈接”,為小微出口企業量身定制純信用、無抵押、無擔保、線上化跨境快貸系列產品。同時,將“跨境快貸-退稅貸、跨境快貸-出口貸”等跨境快貸產品嵌入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外貿小微企業提供專屬融資服務,讓其通過建行企業網銀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時融資,有效解決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其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目前,已累計為省內近200戶外貿小微出口企業提供超1.8億元資金支持。
實施“專項舉措”,紓解外貿企業流動性困難。疫情發生以來,建行河南省分行主動將“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精準“送達”外貿企業,對于新簽合同辦理跨境快貸系列產品,貸款利率下調50點;第一時間上線跨境快貸延期還款功能,為受疫情影響出現臨時性經營周轉困難的企業提供30天-60天的貸款延期服務,有效降低外貿企業財務費用,用低成本融資助力外貿企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
撮合“牽手”,輸送供需鏈通“及時雨”
訂單是外貿企業的根本。外貿訂單的達成往往需要通過詢盤談判,甚至現場磋商。然而,因國際市場信息不對稱,加之受疫情等復雜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外貿企業面臨訂單萎縮、經營壓力加大的挑戰。
對此,建行河南省分行化身“紅娘”,秉承“為客戶找客戶”、“為客戶找產品”、“為客戶找服務”的理念,搭建智能化跨境撮合平臺——“全球撮合家”,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進行精準匹配和智能推動,為外貿企業撮合項目、撮合服務、撮合商品,助力外貿外資企業穩訂單、增活力。
據介紹,“全球撮合家”平臺,依托建設銀行公有云系統搭建,采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的工具和方法,整合行內、社會及客戶等多方資源,可為企業對外貿易、跨境投資、工程承包、項目合作等提供信息發布、需求撮合、商機推薦等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疫情期間,建行河南省分行通過“全球撮合家”平臺,精準“牽線搭橋”,成功促成省內外貿企業多筆醫療防疫物資出口,累計撮合交易訂單金額超億元,有效助力境外疫情防控和外貿企業復蘇發展。
建行河南省分行將持續以強勁“金融動力”服務“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發揮國有大行優勢,為外貿企業提供包括支付、結算、匯兌、融資、保險等在內的全方位、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方案,助力豫企出海,切實滿足跨境企業金融需求,為外貿企業提氣增力,助力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于曉洋、焦志磊、宋璐光)
科技“搭橋”,助力外貿企業增效降本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由海關總署牽頭建設,通過25家政府部門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實現關稅匯等貨物貿易通關一體化“全線上、一站式”辦理的平臺,是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
作為率先與海關總署簽署合作協議的國有大行,建設銀行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依托跨境金融服務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通過與“單一窗口”對接,實現其與建行“跨境e+”專屬平臺用戶互認,讓進出口企業通過“單一窗口”一點登錄,即可享受從預約開戶、支付結算到在線融資的全流程金融服務。
疫情期間,通過“單一窗口”金融服務“零接觸”服務模式,改變企業紙質交互、窗口辦理的流程,滿足外貿企業無紙化提交需求,有效提高通關效率,避免人員接觸性傳染風險。
建行河南省分行利用金融科技優勢,打通金融平臺和貿易平臺,實現金融業務與“單一窗口”深度融合、口岸數據和金融數據互聯互通,讓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在讓企業享受通關便利化的同時,為其提供一站式、便利化的金融服務,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自2019年10月上線以來,已累計為省內2100多家進出口企業辦理了“單一窗口”簽約等金融服務。
“作為國有大行,與‘單一窗口’對接金融服務功能,是助力提升跨境經營效率,降低外貿企業成本,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外貿’要求的切實體現。”建行河南省分行工作人員說道。
專屬“福袋”,紓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
降低外貿企業融資成本是金融支持穩外貿的重點所在。在疫情沖擊和外貿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勢下,針對外貿企業暫時出現的資金流動性緊張困難,建行河南省分行綜合運用跨境快貸、定向降息、延期還款等專屬產品和專項舉措,為外貿企業送去專屬“福袋”,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提高其融資可得性,為其應對疫情沖擊、開拓國際市場賦能,助力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化身“科技達人”,為外貿企業量身定制專屬融資產品。建行河南省分行運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國際貿易全鏈條數據,將口岸數據與金融服務有效“鏈接”,為小微出口企業量身定制純信用、無抵押、無擔保、線上化跨境快貸系列產品。同時,將“跨境快貸-退稅貸、跨境快貸-出口貸”等跨境快貸產品嵌入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外貿小微企業提供專屬融資服務,讓其通過建行企業網銀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時融資,有效解決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其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目前,已累計為省內近200戶外貿小微出口企業提供超1.8億元資金支持。
實施“專項舉措”,紓解外貿企業流動性困難。疫情發生以來,建行河南省分行主動將“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精準“送達”外貿企業,對于新簽合同辦理跨境快貸系列產品,貸款利率下調50點;第一時間上線跨境快貸延期還款功能,為受疫情影響出現臨時性經營周轉困難的企業提供30天-60天的貸款延期服務,有效降低外貿企業財務費用,用低成本融資助力外貿企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
撮合“牽手”,輸送供需鏈通“及時雨”
訂單是外貿企業的根本。外貿訂單的達成往往需要通過詢盤談判,甚至現場磋商。然而,因國際市場信息不對稱,加之受疫情等復雜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外貿企業面臨訂單萎縮、經營壓力加大的挑戰。
對此,建行河南省分行化身“紅娘”,秉承“為客戶找客戶”、“為客戶找產品”、“為客戶找服務”的理念,搭建智能化跨境撮合平臺——“全球撮合家”,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進行精準匹配和智能推動,為外貿企業撮合項目、撮合服務、撮合商品,助力外貿外資企業穩訂單、增活力。
據介紹,“全球撮合家”平臺,依托建設銀行公有云系統搭建,采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的工具和方法,整合行內、社會及客戶等多方資源,可為企業對外貿易、跨境投資、工程承包、項目合作等提供信息發布、需求撮合、商機推薦等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疫情期間,建行河南省分行通過“全球撮合家”平臺,精準“牽線搭橋”,成功促成省內外貿企業多筆醫療防疫物資出口,累計撮合交易訂單金額超億元,有效助力境外疫情防控和外貿企業復蘇發展。
建行河南省分行將持續以強勁“金融動力”服務“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發揮國有大行優勢,為外貿企業提供包括支付、結算、匯兌、融資、保險等在內的全方位、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服務方案,助力豫企出海,切實滿足跨境企業金融需求,為外貿企業提氣增力,助力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于曉洋、焦志磊、宋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