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塵土風揚中,當鉤機鉤掉中關大廈外立面的第一塊磚時,河南科技市場,這個中國常設七大技術交易場所之一的電子產品交易市場,就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歷史。
然而,近日,敏感的鄭州市民發現,“河南科技市場”這個牌子重現江湖。和以前在文化路一“住”27年不同的是,這次,它移步到東風路和文博西路交叉口安營扎寨。
在河南科技圈叱咤風云27年的“河南科技市場”,真的要卷土重來?
消息
十幾條公交線路因一個市場而改變
明顯的變化是從2020年8月1日開始的。
河南省鄭州市,智匯城,路邊的公交站已更名為“東風路文博西路(智匯城)
當天,經常乘坐公交車的鄭州市民發現,42路公交車的終點站變成了:文博西路(智匯城)。
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不止是42路公交車,還有更多的公交車,如S105、2、B32、S108、97、97路大站快車、209等數十條公交線路,其中一個站的名字都被換成了“文博西路(智匯城)”。
幾乎是與此同時,大家還發現,今年5月1日因為拆遷而成為歷史的“河南科技市場”,貌似又回到了大家的視線中。
當你在“文博西路(智匯城)”一站下車后,往南一瞅,“河南科技市場”6個大字,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闖進了你的眼中。
唰一下,仿佛電影一般,你腦海里閃過了老科技市場的熙熙攘攘、討價還價、人聲鼎沸;又唰地一下,3個月前,河南科技市場被拆的畫面也一閃而過。
一位在河南科技市場商圈深耕20多年的商戶稱,老科技市場拆遷,并不代表河南IT行業集散地的消失,智匯城、百腦匯,兩個“匯”字輩的IT電子賣場一大一小的相對而立,形成了河南科技市場的新中心,相比以往的科技市場,雖然智匯城的4萬多平方米和百腦匯的近2萬平方米的體量沒有了以往科技市場12萬平方米的規模宏大,但銷售環境的優化,新的營銷方式,市場的規范性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2019年4月份,剛接到拆遷通知的老科技市場,還在正常營業中
“拆遷,是為了配合政府的城市規劃,是為了與時俱進,但這不是說‘河南科技市場’就沒有了,消失了。科技市場就地升級改造承接地智匯城差不多四萬平方米的商場幾乎滿了,對于河南的IT行業來說,這也是一個洗牌的過程,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優質的、有能力的、抗摔打的商戶,河南科技市場商圈也會因此升級再造。”
據了解,原來的河南科技市場商圈,包括老科技市場、中關大廈、創新大廈、中科大廈、百腦匯、智匯城、數碼港、硅谷廣場等市場,2020年5月份,前4個市場陸續被拆,其1000多家商戶被分流至智匯城、數碼港、百腦匯、硅谷廣場,其中,70%的商戶選擇了2019年開業環境較好的“后起之秀”智匯城。
?
回顧
經營27年的老科技市場,曾造就N個千萬富翁
1991年,河南科技市場從鄭州市文化路北段一片白菜地里拔地而起。
1993年,市場正式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后來成為國內知名度很高的電子產品交易市場之一,中國常設七大技術交易場所之一的電子產品交易市場,這也是河南省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一度和深圳華強、北京中關村齊名。
27年來,經過多期建設,老科技市場、創新大廈、中科大廈、中關大廈、賽博數碼廣場、百腦匯、硅谷廣場等,方圓2到3公里范圍內的電子市場,都被商戶和消費者統稱為“河南科技市場”。這里除了銷售電腦整機、組裝機、大數碼和小數碼的產品,還賣手機等通訊產品、耗材、系統集成等。
因為產品全、品牌多,1997年到2010年,在河南科技市場做生意的商戶都大賺特賺。科技市場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千萬富翁,像最早進場的60后、70后,有上百個成了千萬富翁,有的甚至還是億萬富翁。有的商戶最多時曾開過8家店,每家店平均每天都能賣四五十臺電腦,員工們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學徒工,每月都能拿1萬多元工資。因為生意好,河南科技市場曾經一鋪難求。就是附近的小區如匯寶花園、米蘭陽光等,都跟著受益,很多商戶在小區里都租有倉庫。
但2014年起,隨著京東、淘寶、蘇寧易購等網絡平臺的興起,電腦等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透明,科技市場的生意每況愈下。與此同時,曾經一鋪難求的市場,空鋪越來越多。
2017年1月,河南科技市場首次傳出拆遷消息;2019年4月,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正式下發房屋征收決定書,要求2019年4月3日至2019年5月4日,各商戶自行搬空房屋;此后,商戶陸續尋找承接市場,開始搬離;2020年5月1日,當鉤機拆除中關大廈的外立面時,河南科技市場的拆遷正式啟動。
雖然老市場已然拆遷,但這個市場的很多傳說和故事還在河南科技圈時有流傳。
哥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哥的傳說,足以印證“河南科技市場”曾經的影響和輝煌。
規劃
打造科技商家聚集的河南第一電子賣場,引導行業升級,形成電子信息化科技產業集聚區
好馬不吃回頭草?
NONONO,那是因為那草不夠好吃、不夠誘人。
而“河南科技市場”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其在河南科技圈深耕27年的影響力,讓其他單一某個電子市場只能望其項背,無可匹敵。
智匯城總經理張朋說,因為智匯城承接了大部分老市場的商戶,讓大家有種搬到新家的感覺,這也是在市場的欄桿上掛出“河南科技市場”牌子的最主要原因。
瑕不掩瑜。
和27歲的“老大哥”相比,智匯城很年輕:2019年剛入市,但它的出生恰逢其時。當老科技市場傳出面臨拆遷的消息時,它擔起了科技市場拆遷承接地的重擔,避免了市場外遷市場消亡的悲劇再次上演。這讓人不由得感嘆:投胎是個技術活兒。
智匯城的位置也好,其位于東風路、文博西路、文博東路三面合圍區域,地下一層,地上三層近4萬余平方米,正處于河南科技市場核心區,是金水區政府支持的重點產業項目、河南科技園區升級改造主要承接地。
它的對面,是運營多年的百腦匯。
鄭州的商戶們經營有個特點,不怕競爭,喜歡扎堆,最怕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大家聚在一起,好調貨,方便顧客一站式買齊。”這是專業市場商戶面臨市場拆遷何去何從時經常說的一句話。
或許,這也是今年5月1日,老科技市場正式拆遷后,70%的商戶蜂擁至智匯城的原因之一。
如今,運營才一年的智匯城700多家商鋪幾乎滿員。
隨著“河南科技市場”6個字的招牌重回大家的視線,河南科技市場新中心確定的消息,近日在科技圈正在被人們風傳。
張朋稱,追求智能、智慧、全產業鏈生態圈的智匯城,有信心把自己打造成河南消費者體驗未來科技的首選地,品牌廠商營銷和服務的經營平臺,創業者創新創業的理想家園,智匯城的經營和以往傳統的電子賣場相比,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思路,利用他們芯互聯體系的三個國家級孵化器和孵化基地的牌子,引導商家升級,孵化更多的科技型企業為河南高新技術的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智匯城引入新商業3.0的電子賣場運營系統,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架構已然形成,利用新媒體的宣傳推廣,摸索出一套符合河南IT市場發展的新零售體系,他突然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因為這個我們河南人自己的電子賣場,它是科技金水的排頭兵,是河南科技市場經營27年的一個沉淀,更是多數IT人灑下青春的第二家園,河南第一電子賣場——讓我們河南IT人共建。
且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編輯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