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商報《暖冬》欄目關注了汝州市陵頭鎮廟灣村教學點荒廢16年后重新啟用的事情。
為了祝賀廟灣村孩子們重新實現“家門口上學”,豫發集團、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發動商戶進行愛心捐贈,與河南商報一起,幫助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12月28日,載著捐贈物資的車隊從鄭州出發,將企業、商戶的愛心送抵廟灣村。
錦榮公益社、錦榮愛心商戶的志愿者與廟灣村教學點的師生合影留念
商報“暖冬”活動為孩子們送來愛心禮物
防風校服、橡皮、文具袋、自動鉛筆、兒童口罩……2020年12月28日,廟灣村教學點校園里,擺放了一大批愛心物資。
這是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推出“暖冬”活動后,愛心企業、熱心商戶捐贈的,幫助孩子們改善學習環境。
看到一件件防風御寒的新校服,孩子們有些迫不及待。他們排好隊伍,在志愿者和老師的幫助下,換上了新校服。
12月28日,汝州廟灣村,錦榮國際輕紡城副總經理、錦榮公益社社長王丹為廟灣村教學點的孩子們發放文具。
“校服真漂亮,我很喜歡。”換好衣服后,孩子們在校園里三五成群,互相“炫耀”。趁大家不注意,小女孩甜甜偷偷將自己的舊衣服收拾好,放到教室的柜子里。
據了解,此次愛心捐贈活動,帶來了新校服100件,皮制文具袋100個,由自動鉛筆、橡皮等組成的“文具大禮包”100個,兒童口罩500只。
“非常感謝大家的愛心捐贈,在社會各界關注下,孩子們一定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廟灣村教學點校長盧利杰說,愛心人士來學校看望孩子,這讓她很感動。
從荒廢到重新啟用廟灣村教學點煥發新生機
廟灣村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定點幫扶村,對于全村居民來說,今年迎來了一件大喜事。
廟灣村小學原本是一所“名校”,周邊多個村子的孩子都來這里上學。可是在2004年合村并點后,學校師生漸漸流失,后來直接荒廢。村里的孩子分散到周邊村子上學,距離遠、路不好,非常不方便。
廟灣村教 學點的孩子們穿上了新校服
今年8月,在駐村工作組幫助下,政府出資對荒廢多年的校園進行修繕,并從9月1日開始招生。村里的孩子們再一次能夠“在家門口上學”。
廟灣村教學點面積雖小,卻十分精致。教學樓是一棟兩層小樓,墻壁五顏六色,各種卡通形象隨處可見。操場上擺放著滑梯等娛樂設施,供孩子們玩耍。
教室里布置得十分溫馨,已經啟用的三間教室,都安裝了液晶電視,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到更多的歌曲、舞蹈。
12月28日,汝州廟灣村,錦榮公益社、錦榮愛心商戶的志愿者搬運捐贈物資
“因為是今年才開始招生,所以現在孩子不算多。”盧利杰表示,目前學校共有學生30多個,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春節后就會轉過來一批。”
得知村里的學校恢復,三位常年在外村執教的本村老師,主動選擇回廟灣村教書育人。張好就是其中一位。
“能夠為自己村的教育事業做一番貢獻,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張好表示,荒廢多年的學校重新啟用,對村里孩子們幫助很大。
養牛企業入駐,廟灣村盼來了第一家企業
教學點重新啟用,是廟灣村變化的一個縮影。
“廟灣村不是‘法定貧困村’,但因為曾經長期產業空白,村民們的生活并不富裕。”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派駐廟灣村第一書記徐云峰介紹,長期以來,廟灣村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種地和打零工。“人均只有1畝兩分地,其中一半還是山地。”徐云峰說。
“我們幫村里建設了40個香菇大棚,已經投入使用,預計明年4月就能收獲。”徐云峰介紹,駐村工作組因地制宜地幫助村民發展種植業,直接提高收入。
12月28日,汝州廟灣村,廟灣村教學點的孩子們穿上了新校服
值得一提的是,駐村工作組還幫村里引進一家養牛企業,投資額達600萬元,每年可以養牛上千頭。“目前土地流轉、平整已經完成,明年就能建成。”徐云峰說。
“養牛企業的引進,對我們村來說是破天荒的。”廟灣村黨支部委員邢更方介紹,這次引進的養牛企業,可以說是廟灣村盼來的第一家企業。
“吃水不忘挖井人。很感謝對我們村的幫助。”邢更方介紹,駐村工作組幫村里重新挖了水井,直接解決了上百戶村民吃水難題,還幫村里協調資金修路,方便村民出行。“一些村民家的危房得到改造,生活更踏實。”
幫助孩子們、看望困難家庭,錦榮商戶紛紛加入“暖冬”行動
盡管在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幫扶下,廟灣村發生了大變化,但依舊有個別村民因為家庭變故,陷入困難之中。
村民王杰家里有3個孩子,都在上小學,妻子早些年離家出走,至今沒有歸來。
村民毛奇家里有5個孩子,最大的16歲,最小的才3歲,他要一個人打零工、種地養活7口人。
12月28日的暖冬活動,錦榮國際輕紡城愛心商戶們帶著米、面、油、毯子等物品,先后來到王杰家和毛奇家,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
王杰一家居住在一棟老房子里,除了電燈外沒有什么電器,好在村里邊為他安排了公益資助。
“生活肯定會好起來的。”臨別時,愛心人士紛紛鼓勵王杰。
相較而言,毛奇家的房子比較新一些。“前幾個月進行了危房改造,專門給他家蓋了三間磚房。”邢更方指著不遠處的一座破瓦房說,那就是毛奇家的老宅子。
“他現在去山東打工了,收入比王杰家好一些。”邢更方說。
汝州廟灣村,錦榮公益社、錦榮愛心商戶的志愿者為廟灣村教學點的孩子們試穿新校服
“在公益的路上,錦榮與很多商戶一直都是相伴而行。”錦榮國際輕紡城副總經理、錦榮公益社社長王丹表示。
“公益是錦榮的性格。”王丹介紹,在得知廟灣村教學點重新啟用、一些孩子仍面臨困難時,公司第一時間發動商戶進行愛心捐贈。
“我們是專門做校服的,所以這次為孩子們捐贈了100件防風校服。”錦榮國際輕紡城商戶例派校園負責人趙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捐贈校服。“前不久,我們前往四川大涼山,為一所山村學校捐贈了校服。”
12月28日,汝州廟灣村,錦榮公益社、錦榮愛心商戶看望兩戶困境家庭并 送去生活物資
“我們做校服行業的,本質上就應該為孩子們服務。”趙龍表示,看到廟灣村教學點的情況后,決定捐贈防風校服。
在本次愛心捐贈活動中,錦榮國際輕紡城商戶偶遇家紡為孩子們帶來100個皮制文具袋。
“我最看不得孩子們受苦了。”偶遇家紡負責人本愛英表示,廟灣村孩子能夠在新校園上課,她從內心里替孩子們高興。“這是我們專門為孩子們買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有個更加快樂的童年。”
“我覺得挺開心的。”錦榮國際輕紡城商戶魅麗起航負責人李春歌,為困難家庭捐贈了生活物資,“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不給社會添麻煩,然后再盡綿薄之力,為社會做一些貢獻,我感到很開心。”
(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