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盧海平 劉東棟
12月28日,孟津縣城關鎮賈滹沱村雜糧合作社的生產車間里,機聲轟鳴,一片忙碌景象,車間內生產的紅薯淀粉潔白細膩,農家小米亮澤金黃。
正在忙碌的工人馬花琴說,從2019年合作社成立起,自己就在這里打工,每天能賺50元,靠這個穩定收入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生活也越來越好。
在城關鎮,像馬花琴這樣的脫貧戶還有很多。近年來,城關鎮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花椒、雜糧、果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同時配套發展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打造了“盟城鄉珍”系列農產品品牌,通過產業扶貧讓廣大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其中,在該鎮楊莊、?陽、保障、獅子院等6個社區推進了花椒連片種植,在慶山村搞起了果蔬大棚,在徐嶺村種起了中藥材,在賈滹沱村搞起了小雜糧、無花果種植,在水泉村發展太陽杏種植,在九泉發展冰桃種植。
2020年以來該鎮發展花椒集中連片種植3750畝,發展紫薯200畝、雜糧600畝、芍藥800畝、迷迭香100畝、冰桃100畝、無花果100畝。
在發展品牌農產品的同時,該鎮還扶持建設了賈滹沱雜糧加工、水泉農機合作社,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建成了朱莊、李窯冷庫,延長產業鏈,實現農產品增值增收。該鎮還推進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建設,注冊“盟城鄉珍”系列農產品商標,統一設計包裝,目前展銷中心已建成試運營。
通過發展特色產業,2020年該鎮各社區集體經濟平均增收2萬元以上,全鎮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村達到15個以上,通過產業扶貧實現穩定增收的農戶達795戶。(首席編輯 華麗娟)